新浪网

网红义乌直播村,没有“李佳琦”

谈心社社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聊起“直播带货”,多数人能想起的名字都是薇娅、李佳琦。

他们多次创造直播引来百万观众、数亿流水的传说,也让无数人相信,这是一条“淘金路”。

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之都,遍地都是厂家,商品、物流价格低廉。

在这个快递量全球第一、高峰期日均快递业务量近5亿的城市里,有个北下朱村,是“中国网红直播第一小镇”——这里的三轮车和跑车并排贴着走,绝大部分人在看到镜头时会凑上来而不是闪躲。

在义乌北下朱,再好的汽车也逃不过总要和三轮车同框 /《如是生活》

5000多名带货主播和2万多相关从业人员,选择这里作为创业的起点。

不如头部主播光鲜亮丽,直播间也没有大牌云集,他们是真正的草根。有人负债累累,有人家道中落,有人浪子回头,有人江湖义气……

他们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目标,在这里寻找命运翻盘的机会。

网易文创《如是生活》最新一期,我们看到了生长在义乌北下朱的“暴富梦”。

王哥带着妻子儿女已经在义乌生活了11年。

扛过包、摆过地摊、做过物流……最落魄的时候,他身上连100块都掏不出来。跌跌撞撞,无数次摔倒了再爬起来,终于在这几年凭借直播带货,有了一些成就。

王哥做主播,也做供应链。拍摄剪辑写文案,不定时开几场直播;平时也要联系厂家、找合适的货源。

其他主播从他这里拿货去拍段子、直播,抽完提成,他拿剩余利润。

王哥在结束一天的打包后继续直播带货/《如是生活》

义乌机会多,可竞争也很激烈,真正能赚到钱的人并不多。

每个主播最期待的,就是爆单。在王哥眼里,大家收入翻倍,生活改观,提高创业信心,都得从爆单上来。

在这里,有了流量,就有了一切。

北下朱的防骗警示牌。“网红”是最有说服力的符号。/《如是生活》

他曾帮一对创业的小两口设计过一个视频,大概剧情是小两口找他问价,他一盆水泼过去,再极尽嘲讽,制造冲突。

剧情并不高明,但“爆了”。

上了热门后,小两口的直播流量也好了起来,一次差不多出了2万单。初来不久,仓库、店面、地下室他们都没有。第一次爆单,俩人也没找打包工,就一个人直播、一个人打包,轮流着坚持了两天两夜。

从那以后,许多主播主动上门求被泼。

“我不夸张,那段时间店门口的地从没干过。”王哥说。

新来的带货主播与王哥策划泼水短视频/《如是生活》

一盆水、两盆水兜头淋下,王哥不断重复扮演那个嘲讽质疑的人,“拍什么呢拍,拍了六个多月一单都不出,你扛得住吗?回家去吧!”

被泼的主播按照设定的剧情回应:

“我也没办法,我也想上热门,我也是为了生活。”

“我必须扛得住,我上有老下有小,我有车贷房贷要还,我扛不住我有办法吗?”

“回家去?我自己不努力,没人惯着我!”

主播说,看上去是段子和剧情需要,这其实也是义乌创业者的心声,是他们的委屈、焦虑、心酸,他们吃过的苦,受过的气。

被问起泼水火了有什么感觉,王哥说,“不被逼到一定程度,谁愿意用这么损的招来招呼自己?”

他觉得身边的这些90后虽然年轻,但对创业,态度端正积极。

说到底,直播带货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真的能一晚上挣10万20万的人,凤毛麟角。更多人只能守着几十人几百人的直播间费尽口舌,日复一日拍着视频,等待命运垂青。

北下朱某十字路口,一个分享运营账号经验的摊位/《如是生活》

有一点王哥很肯定,义乌是一个竞争激烈、随时可以让你卷铺盖走人的地方,不是每个人都能留到最后;

但义乌也是创业者的天堂:“直播带货,迎合了趋势,赶上了时代,只要不懒,都能淘到金。”

王哥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爆单,那时候他身上连1000块都没有,心情也很差,有了想回家的冲动。没想到,视频突然上了热门,他兴奋到一连播了两天一夜没合眼。

这一次热度给了他无限希望。像天上掉馅饼一样,从一天几十单勉强糊口,到一次2万单,瞬间改善了生活。

“爆单”后,员工几乎被快递包裹淹没/《如是生活》

李佳琦走红前,也曾因为“最后坚持一次”的念头,才有了后面的“传奇”。但王哥说,觉得自己和李佳琦不一样:

“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可比性。相比较来讲,我们只是营生而已,简简单单的,能解决温饱问题。每个人都想成为高度高一点的主播,我只是把他们看成学习的动力。”

即使如今已小有所成,王哥心里仍然充满紧迫感。看到做得好的人,他也会羡慕,会比较,寻找不足,想尽办法提升。

在他看来,人这一辈子,就像一场赌局。流量是赌,直播带货的前景也是赌,能走多远依然是赌。

“来义乌的每个人都有故事,都有梦想。负债的、创业失败的、肩负生活重担的,各有各的心酸,王哥说他不会主动好奇别人的过去。

这里每天都有人来,也有人离开,大多数人都在夹缝里拼命。

王哥说,像他们这类主播,说不定哪天这阵风过了,大家就要去寻求别的谋生之道:

“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能够养家糊口,能够通过自己的付出有一点点的回报,都已经很知足了。”

英姐身上,标签不少:

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农村妇女,一个负债二十万的主播,一个二次创业的70后。

来义乌之前,英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每天三四点钟起来,准备好玉米和地瓜,烤、卖、收摊,日复一日。

爱人养着一辆车,平时收点玉米、黄豆、水稻,送到米厂、油坊,挣点小钱。

后来,他们投资失败,负债二十多万。

英姐在家时,就听说过家那边有人在义乌赚到了钱,她也想过,未来的某一天,有机会来这边看一眼。

但那时儿子还在上学,她只能靠卖玉米地瓜,能稳定维持儿子的学费开销。后来,儿子工作了,英姐终于开始闯荡义乌。

她的梦想很简单,想通过直播带货,早点还清债务。可是,这个传说中满地都是机会的地方没有给英姐好脸色。

刚来义乌时,英姐对手机一窍不通,所有的都得慢慢摸索着来。她直播时,爱人就帮忙打包、发货、当客服。

每天早上七八点去找货,晚上七点多开始直播,聊到后半夜两三点也是有的。

可尽管英姐很拼,那时一天最多也不过十几二十单,维持两个人的生活都有些勉强,更别说还债。

拍完短视频,英姐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开始剪辑。/《如是生活》

直到今天,英姐在义乌已经有一阵子了,她仍然没赚到什么钱。

“从来没有害怕,我就一个劲往前走,没有退路。”

“我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我也相信,我也希望,天道酬勤能够在我身上得以体现。”

她说自己一路走来,得到过很多支持,来自家人的,来自观众的,都让她觉得温暖。

英姐视力很差,儿子为了她直播方便,特意买了放大镜,直播时也常常来给她刷刷礼物。

英姐在住处直播。手里是儿子给买的放大镜。/《如是生活》

英姐喜欢和观众互动,有一次,直播间只有个位数的人,她播了4个小时,几位观众给她点了1000多个赞。

她想起那一瞬间的感受:“这是怎样一种支持?所有的苦都不是苦了。”

英姐的视频并不精致,她心里明白,没赚到钱,可能是自己各方面不够成熟:

“我没赚到钱,我也说义乌好,因为这里头一切皆有可能。”

“想换个大点的房子,想把老家的爸爸妈妈叔叔接过来,坐坐飞机,看看苏杭,想把债还完……”

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在这里坚持多久,但依然落着泪、带着笑为自己加油:

“走到了这步,就继续下一步,给自己一些肯定,你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坚强。”

说罢,她念叨着,“心灵鸡汤,真新鲜!”

很多人和义乌的关系是相爱相杀的。

谁都想从直播浪潮里分一杯羹,但现实是,一夜暴富的寥寥无几,更多人只能迫于生活压力,苦苦支撑。

在路边做直播的东北大哥/《如是生活》

这些正在熬着的人,会自我怀疑,也会犹豫要不要离开。

也有人,经历过同样的挫败、怀疑之后,坚定地留下来。在他们看来,直播不是昙花一现的乌托邦,而是实实在在,支撑生活的事业。

二狗、彭傲、刘洋,三人算是“抱团闯义乌”。

二狗从前是室内设计师,接过国企的大项目。据他回忆,2003年时就能一天挣几万块。可是在东北待了几年,也挥霍了几年,钱是一分不剩,事业也再无起色;

彭傲,做夜店DJ时,赚得也不少,然而,投资餐饮、股票,全都赔了,房贷车贷要还,老人妻儿要养;

刘洋,从前是富二代,后来家中破产,不得不从“什么都不懂”的状态迅速成长起来。

这三个人,为了重新爬起来,为了养家,为了帮父母还钱,来到了义乌。

都曾辉煌,如今落魄,各有各的难处,彼此又合得来,抱团取暖也能消解孤单苦闷。

彭傲感叹:“我感觉我们80后好难的,真的好难。”

以前生活随意时,不觉有太大压力。结了婚、有了孩子,衣食住行、人情客往、车贷房贷,一个家庭的重担,都扛在一个人肩上。

唯一让他安心的是,母亲和妻子在家都有工作,能照顾孩子,他尚且能出来拼。

“本身已经很难了,我也不在乎去拼一把。”

刘洋自学过Pr、Ae,但来了这边才发现,这些东西都用不上:

“我发现他们拍的这么多东西,我觉得很low,居然都能够这么赚钱?”

他每天都在研究那些做得好的账号,谁爆单了,他就去研究梗、研究评论,绞尽脑汁改进自己的视频。

家道中落对他的影响很大。从养尊处优,到要去拼命努力,对比别人,缺失的、落下的,都要去慢慢弥补。

一开始拍视频时,刘洋会害羞,时间长了以后,慢慢就会改观,因为必须逼迫自己去适应。

在义乌,没有流量,再精致的包装也没有意义。只能先去模仿,先去做一些“哗众取宠”的视频。

他现在很积极,因为已经没有退路可走,只能义无反顾把事情做好,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债还完。

 三人以“拍视频被路人泼水驱赶”为脚本带货雨伞 /《如是生活》

彭傲很看得开,他打心底里觉得,三个男生的团队,又没有太多外貌优势。真想做大,希望渺茫。

但哪怕做得不好,他也依然认定,义乌的机会很多。

或许明年,他会去给别人做客服,做别的事情,他依然对义乌、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

“我还是觉得能看到希望。义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说你在义乌做生意都做不好,其他城市,你不会做的好。”

在北下朱,随处可见为带货使出浑身解数的“普通人”/《如是生活》

或许守在义乌的每个人,都这场梦对此坚信不疑。

在义乌,“网红”、“爆款”这种词没有任何贬义,甚至让人“尊敬”。到处都有人在拍夸张的段子,凌晨的街头比白天还热闹,人们从天南海北来,带着梦想,带着勇气,带着压力。

被淘汰的人,黯然离场;适应了规则的人,努力一点点朝着梦想靠近,期待着好运降临,生活翻盘。

对于有些人而言,义乌创业是一次赌注,更是一次新生。

但对于有些在生活的泥潭里挣扎许久的人来说,义乌是无路可退之后最后的乌托邦。

这里只准成功,不许失败。

不知道还要熬多久,但他们选择相信,熬下去,总能看到希望。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