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拽着老婆去旅行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岁月中国1965---斋藤康一摄影作品精选 秦风老照片馆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编者按:

《岁月中国1965--斋藤康一摄影作品精选》选取了日本摄影家斋藤康一于1965年到中国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沙、湖南韶山、延安、南昌、广东等地所拍摄的照片,汇集成册。在官方人士陪同下,他经历了许多官方的参访活动,但斋藤康一也有不少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期间他拍摄了大量城市街景和市民的活动。这些照片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还展现了当时完整的城市建筑景观……

封面文章》

王逸人

对于图片摄影的理解越深刻你越会觉得它是一个独到的艺术门类,其他的艺术绝对无法替代。柏拉图说:哲学始于惊讶。摄影不能说始于惊讶,但它有一种震惊感,这样的震惊感源自我们对很多优秀摄影画册的仔细阅读,说实话好的摄影画册能把人看到屏息凝神的程度,完成这样的读图行为后正是"震惊感"含量最高的时候,它需要释放很久人才能达到"内外平衡",摄影牛就牛在它拥有不可思议的"证明力"上。

这些看似理论层面的话,其实更是一种个体感受,于个人而言,笔者非常受用于这样的"震惊感",而且这样震惊更多源自带有历史与文献价值的老照片。在这个方面有两家机构或个人做出的成绩是非常突出的,一个是山东画报出版社,他们的《老照片》杂志出版已是第21个年头,这本杂志专门刊发老照片,配以翔实、活泼、意味隽永的文字,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个以温情回望历史的读物。另一个老照片流派是台湾文史学者徐宗懋搞出的"秦风老照片馆"系列,徐本人是老照片收藏界的一位翘楚人物,他具有远胜于常人的人文视野和丰厚历史知识,浏览秦风影像馆,就像返回一个个时空,重看我们自己的"家事"。近期两家"老照片"的一次通力合作,是推出了日本摄影师斋藤康一摄影作品精选《岁月中国1965》,这本摄影图册用老照片的"证明力"再一次让人达到了震惊。

罗兰·巴特在《明室》一书中对于照片提出了一个"刺点"的概念,这个"刺点"可以浅近地理解为就是一张图片除去图片最表象的层面外,对你最具吸引力的"点"。每年"荷赛"纪实类作品中这个"刺点"是个重要的参评考察标准,在《岁月中国1965》可以说满眼都是这样的"刺点"。其实从1949年起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有一段时间不短的"神秘时期",所以当笔者第一次看到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时,简直感觉不可思议,尽管他是应周恩来的官方邀请来拍的,但镜头中呈现的彼时的中国样貌真是让人瞠目。《岁月中国1965》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因为在1965年中日两国还没有外交关系呢(两国建交时间是1972年),你能想象一个日本摄影师进入了中国,历经了一个漫长的旅程,几乎做到了自由的拍摄,然后再把胶卷带出中国……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如果其中一个环节不成立,那么在也不会有《岁月中国1965》一书50多年后在中国的出版,所以一定要相信在那些庞大的必然中是存在少量的偶然的。

斋藤康一本人是当代日本摄影界很重要的专业摄影师,特别是在肖像照领域建立了独特风格。在1965年他本来是要参加在阿尔及利亚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没料到阿尔及利亚突然发生政变,计划全部取消。而此时红色中国正在计划举办第一届中日青年大联欢活动,于是斋藤康一临时调整计划,决定跟随这个团员前往中国参加两国青年大联欢活动。前面说了因为中日两国没有外交,所以斋藤康一随团先是到了香港,然后由陆地进过罗湖海关进入了中国大陆。斋藤在中国待了48天,其间有被请上天安门、请进大会堂赴国宴的"高大上"的经历,更多的时候他是在中国的各个城市间走访,最重要的是斋藤的这段回忆---在中国的48天中,摄影上的限制并不多。除了机场、桥梁和铁路等军事设施和重要的公共建设以外,基本上什么都可以拍摄。这样的拍摄自由使斋藤康一的作品具有了呈现中国彼时时代风貌的"证明力"。

1965年是"文革"前夕,其后整个国家和民族要进入10年的巨大动荡与浩劫中,那么在狂风暴雨到来前的一个平静期里,我们这个国度的面目是什么样的呢?《岁月中国1965》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里要谈一个摄影的观念问题,在1949年后中国的摄影进入了一个著名的"摆拍期",那时的每一幅照片可以说都是导演过的。但同一时期世界上现实主义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共同遵循的摄影金科玉律与摄影美学经典是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1952年,布勒松以此观念为书名出版了他的摄影作品选集从而广为世人接受。如今摄影师们的扫街抓拍,这在当时的中国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斋藤康一作品的"原味纪实"是弥足珍贵的。彼时的环境里一个摄影师跑到市井生活的第一线去拍摄,这一行为实在是太新奇了,所以画册中很多照片上的人物都是盯着照相机镜头的。斋藤回忆---有一次他住在上海和平饭店(注意这可不是小地方哦),从楼上俯瞰外面时,看到饭店前面有一群人,他们都是专门来看外国人的上海市民,斋藤先生笑道:"他们好像是来看稀有动物一般,对外国人充满好奇。"

纵观此画册,1965年此间人们在物质并上不丰富,但是脸上洋溢着一种纯真,即使片中人物是老者,同样也保有那份纯真。另外你也明显能感到社会有一股朝气和兴奋,这是革命社会所具有的气质吗?前面提到的宝贵的纪实性使罗兰·巴特的"刺点"频频呈现于图片之上,如其中一张拍的是一位上海母亲和她的三个女儿,身后就是明式的架子床,旁边就是一张杌凳,这真的很让人感慨,人的生活与"古代"是如此紧密。同样另一张摄于武汉的"老者群像"则能让你读出更多的信息。比如身后商店橱窗里的标语里"质量"的"量"字,"出品"的"出"字用的都是与我们今天有别的简体字。放大照片你可以看到当年一盒棉桃牌香皂是0.17元,一桶春风牌牙膏是0.45元……小小的一张照片几乎成了"食货志"。

《岁月中国1965》一书是通过未加讳饰的照片,从当年的文化、世俗生活各个不同的角度堆砌起一个逝去时代的形态样貌,很惊艳。现代科技疾风暴雨般地改变我们生活,我们再也不会有那种千年不变的安稳,生活像走马灯的灯影,倏然即逝。此刻我们最容易迷失,忘却自己的血脉缘自何处,所以这里该感谢《岁月中国1965》的作者和出版者,为我们保留了一份历史的记忆,提醒我们不能忘记的身份。

编辑:王逸人美编:徐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