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1757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小狐历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哈喽大家好,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小编的文章哦!不过阅读虽好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时的用眼健康哦,每次看手机一小时后一定要停下来休息10~30分钟哦

1757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一道圣旨从北京城军机处发出,很快便传到沿海各省,圣旨上明确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两百多年来,乾隆的这道圣旨一直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世界的祸根。

通商图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当时正值鼎盛时期的大清帝国骄傲的乾隆皇帝做出这种疯狂的举动呢?这和当时的英国东印度殖民公司有关。

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其海外贸易日益扩张;法、普鲁士等欧洲国家也相继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社会财富的增长导致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在当时是符合西方主流社会需求的,所以这些货品一直都是当时欧洲的畅销品。

1757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瓷器为例,一件精美的哥窑瓷器在国内可能就价值几两银子,但转手到西方,价格会数十倍的增长;18世纪,在咖啡还没有成为西方上层社会主流饮品的情况下,中国的茶叶是他们的首选……

18世纪的英国工厂

面对如此巨大的利润源,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首的西方商人,一直强烈渴望寻找机会打开中国市场,他们不但要倾销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过剩的产品,还要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高货值物品贩卖到西方去。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沿海的广州、厦门、宁波、泉州4个通商港口,前来进行贸易与投机的洋商日益增多,但也给清朝的地方政府带来太多的不稳定因素。

乾隆五年(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南洋的爪哇大肆屠杀华侨,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红溪惨案”。同时作为西方国家在中国进行贸易的码头中转站的澳门,更是屡屡发生洋人犯案的情况。这就使一向厌恶司法纠纷的清政府不胜其烦,同时也对西方国家提高了警惕。

于此,为了填补对华贸易产生的巨额逆差,英国商人多次违反清政府禁令,渐渐有“移市入浙”的趋势,他们企图直接打开中国丝茶产区的市场,使宁波成为第二个澳门。

而热衷于江南游玩的乾隆,在南巡到苏州时,从地方官那里了解到,每年仅苏州一个港口就有一千多条船出海贸易,其中竟有几百条船的货物卖给了外国人。他还亲眼看到江浙一带海面上每天前来贸易的外国商船络绎不绝,这些商船大多都携带着武器,这让乾隆帝忧心忡忡。

1757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此前的顺治时期,清政府就实行过短暂的海禁政策。1655年6月,为了打击郑成功,切断郑成功与大陆的联系,清政府在闽浙总督的建议下,严令禁止官民擅自出海贸易,违者按通敌罪论处。如果有人胆敢出洋将违禁货物贩往外国,或“潜通海贼(即郑成功)”,都将交给刑部治罪。人们即使将船只租售给洋人,也属重罪。因为当时有西方人参与南明的复国斗争。

基于这些原因,再加上邻国日本的前列,乾隆皇帝有了闭关锁国的想法。而让他下定决心,彻底实施锁国政策的原因,是发生在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的“洪任辉事件”。

1757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英国人洪任辉,原名詹姆士·弗林特,当时是东印度公司的一名翻译。1755年,在东印度公司的指示下,洪任辉带领商船前往宁波试航,希望扩大贸易范围,开辟新的贸易港。当他们抵达宁波港时,受到当地官员的热烈欢迎。而更令他们惊喜的是,浙海关税比粤海关低,各种杂费也比广州方面少很多。

乾隆像

于是,在此后两年中,英国东印度公司屡屡绕开了广州口岸直接去宁波贸易,导致粤海关关税收入锐减。两广总督等广东官员急忙向乾隆上奏,希望禁止洋船前往宁波。本就对外商没有好感的乾隆皇帝便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已达到洋商不再来宁波贸易的目的。

显然乾隆低估了英国人对金钱的追求和渴望,英国东印度公司根本无暇清政府的关税法令,依旧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

1757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墨西哥鹰洋

面对洋人锲而不舍的性子,颇感无奈的乾隆只好在1757年关闭了宁波等地的口岸,只留广州一口通商。

英国东印度公司当然不愿就此罢休,指示洪任辉再往宁波试航,如达不到目的,就直接航行至天津,设法到乾隆的面前去告御状。

洪任辉接到指示后,于1759年由广州出航,并向当地官员假称回国,实际却偷偷地直航宁波。不过,他们的行踪很快就被清朝官员发现,结果洪任辉的船在定海海域被清朝水师拦住,无法驶入宁波。无奈之下,洪任辉便按公司的指示,驾船来到天津。

在天津,洪任辉通过行贿手段将一纸诉状送到直隶总督的手中,并由后者转呈乾隆皇帝御览。洪任辉在诉状中控告粤海关官员贪污及刁难洋商,并代表东印度公司希望清政府改变外贸制度。

1757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抱有侥幸心理的洪任辉还幻想这一招会收到奇效,但他大错特错了。乾隆皇帝看了他的诉状后,勃然大怒。他认为洪任辉不听浙江地方官的劝告,擅自赴天津告状,不但有辱天朝的尊严,而且怀疑他是“外借递呈之名,阴为试探之计”。结果,洪任辉被驱逐出境,而那位替洪任辉代写诉状的中国人,竟落了个被斩首示众的下场。

英国商船

洪任辉事件发生后不久,乾隆感到要防止外商侵扰,除了将对外贸易限制于广州一地外,还必须加强对洋商们管理与防范。

1759年,清政府又颁布了《防夷五事》,规定外商在广州必须住在指定的会馆中,并且不许在广州过冬,不得外出游玩,甚至还特别规定“番妇”不能随同前往;而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商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从这时候起,广州十三行开始称霸中国商界。

1757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此后的近百年间,为了打破封闭的中国市场,欧洲诸国如沙俄、英国等国曾多次向中国派出使团,试图说服清朝皇帝改变闭关锁国的国策,但都无功而返。

广州十三行

1793年英国向中国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无疑是最著名的一次。尽管英国为了达到外交目的,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甚至不惜委曲求全,但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却表示,中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增强对外贸易,从而彻底关上了中国的大门。

1757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终在几十年后的1840年,双方不得不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解决贸易问题, 而广州十三行也就此没落,中国滑向了世界的末端,而日本却走上了一条世界霸主的道路。不得不说历史和中国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马戛尔尼拜见乾隆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非常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使您更上一层楼,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者同意见都可以发表在下面的评论区里哦!欢迎大家吐槽、收藏或者转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刘国梁辞职624万
神二十航天员乘组公布623万
马龙乒协副主席579万
上海车展仰望放大招449万
王励勤当选中国乒协主席425万
神二十瞄准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364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