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人有12万个姓, 日本那些五花八门的姓氏只是为了应付差事

未解之谜818
没有姓的人 100多年以前,日本的农民、商人和手艺人是没有姓的,这只要翻看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的户口簿就可以知道,那上面极少有人姓名齐全,什么“甚兵卫”啦、“半助”啦等等,都是名而不是姓。江户时代末期以前,能正式称姓的人只限于少数贵族、武士、神官或者特别准许的人,例如大商人、村长和对国家有贡献的平民等。谁如果获准称姓佩刀,那将是一种礼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贵者有姓,贱者有名无姓的情况,是因为当时社会认为武士是特别了不起的人,他们不能与平民混而不分,所以官方对平民称姓做了限制,以示身份有别。对于当时的平民来说,姓这个东西全然没有实际意义。例如个名叫太郎作的长工为姓青木的大地主干活,这个长工尽管没有姓,可是大家都叫他“青木的太郎作”,谁也没感到有什么不方便。
国家的命令 就在平民习惯于有名无姓的时候,明治维新以后的官府已经感到由于国民无姓,给人口统计带来了不便,因此于明治三年(1870年)作出了“任何一位国民都可以称姓”的规定,可是由于旧习惯的束缚,几乎没有什么平民主动称姓,五年后官府不得不发布命令硬性规定:“每个国民都必须有姓”,并说这是“日本国民的义务”。人们这才慌了手脚,各人随便取一个姓应付差事。各自出于不同的考虑,人们的取姓方法五花八门,有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者,松下、山口、田中、三木等姓就是这样来的;有的人喜爱以动物名或植物名为姓,如平目、海老等姓实际上是鱼名;有以寺庙名或官职名为姓者;有一种“随名姓”,即取以前著名武士的名为姓,以示敬意,如酒井、本多等姓即来自武士名;还有的人自己不取姓,而是就便随村长姓,以此表示亲近,这就是某些村庄姓单一的原因。有些姓在中国人看来不是什么高雅的字眼,如龟田、猪头、犬养、牛屎、牛尿等,但日本人并不在意。
?12万个姓日本人究竟有多少个姓呢?据统计,多达12万,如果你了解13.8亿中国人只不过有6000个姓那末你就会觉得1.2亿日本人却拥有12万个姓,实在是出乎意料。大部分日本人的姓用汉字表记,但也有用假名(日文的字母)表记的,以汉字表记的姓多为两个字,少部分为一个字或三个字。除了十个大姓(佐藤、铃木、田中、山本、小林、渡边、斋藤、中村、伊藤、高桥)和400个常见姓容易辨认之外,对其它姓名人们往往分不清哪是姓,哪是名。即使同一个汉字,在发音上可以有“音读”和“训读”两种不同的方法。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