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明宪宗朱见深,于谦平反,追封郕王

史料今书本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大家好,这里是张心卉聊一聊,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明宪宗为于谦平反,这件事是在他即位为帝时不久做出的。本来于谦保卫京俄,逐退外寇,为国立有殊勋,早已得到举国的爱重,夺门后竟至弃市,更为国人引为深恨。于谦的儿子于冕,从戍区被赦归来之时,曾上书给明宪宗,为父鸣冤。朱见深对这事是略有所知的,为了安抚民心,他传谕为于谦雪冤,并特予赐祭,还要翰林院为他做了一篇祭文,在祭文巾说,“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才,历事先朝,茂著劳绩。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租以无虞;惟公道而自持,为权汗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故复卿子官,遣人谕祭。呜呼,衰其死而表其生,亦顺乎天理;厄于前而伸于后,允惬乎人心。

明宪宗朱见深,于谦平反,追封郕王

用昭百世之令名,式慰九泉之溟没。灵爽如在,尚克鉴之。”这事是在成化二年(1466)八月间举行的,此时距于谦之被杀已逾十年,但是举国为此而抱恨的情绪仍不秋减。明宪宗郑重赐祭,一是为了顺乎人心,安慰人们的怨佼,二则也是想要改善一些明英宗给人留下的形象。祭文中“先帝已知其枉”一句,虽说近于例有的泛词,但也有些薄弱的很据。根据之一是,当时决定要杀于谦时,明英宗曾说过“于谦实有功”的话,但被徐有贞以“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一语给打断了。其次则是,继子谦而任兵部尚书的是陈汝言,他是不石亨的党羽,由石亨推荐得任此职的。此人极为贪婪,在任未及一年便以赃私去官,从他家中抄得的赔汪紧巨万。明英宗曾把大臣们都召入内廷,让他们来看这些赃证,并且叹道:“于谦被通于景泰朝,死无余货,汝言抑何多也。”在对比上,深感于谦的廉洁。第三则是,后来又有边警,形势险恶,明英宗为之优形于色,随侍在旁的恭顺侯吴瑾,不觉说到了于谦,竟说,“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

明宪宗朱见深,于谦平反,追封郕王

明英宗默然地听着,役有说什么,显然,他也是心有同感。于谦之子于冕的原官乃由祖荫所授,是个副千户,在为于谦伸雪,并将为他复官时,于冕都不肯再为武官,特具疏申请。明宪宗得疏后,乃命将于冕改官为兵部员外郎。后来于冕直做到应天府府尹。

明宪宗所做的第二件很受人称道的攀,是他阻止了左庶子黎淳追论景泰时他被废去了皇太子之事。这个黎淳乃是湖北华容县人,还是天顺元年(1457)丁丑科的状元。那时黎淳已累迁而晋升到左庶子之职。作为左庶子,原是在太子宫中,为赞助太子进德修业而设立的一个官职。在太子即位为帝后,黎淳认为他是东宫旧属,他的扶摇而上的时机应该就要来了。为了加快这个契机,黎淳日夜寻思,想找出一件最能投合新天子的事,用来加深天子对他的好感。苦思之余,他想到了明宪宗在景泰间被废去了皇太子一事。他想明宪宗自受其害,岂能无怨?他如何会不恨当时那些力主易储的人?还有那些反对复储的人,也明明都是反对今日的天子。

明宪宗朱见深,于谦平反,追封郕王

这些人都形同大逆,新天子竟还能容忍他们,决不会是出于宽恕,倒是没有人替他提起这件事,他又不便自行提起,所以且搁下了。如果有人替他把这件事提出来,积怨因此得释,岂不大快?那上书言事的人,·深得帝心,他的升迁,岂有不加速之理。这么想着,黎淳便想做这个深得帝心的人,于是即行上疏,道及景泰间的旧事,认为在那时力主易储,后来又反对复储的人,都是些奸邪的小人,应该加以追究,予以严办,决不能让他们仍!日立于朝堂之上。此疏一出,不觉在朝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都觉得黎淳乃东宫旧属,此举必然大有来头,从此立将兴起大狱,实在意中。一时之间,举朝为之惶惶不安,不知大祸终将落到谁的头上。

明宪宗朱见深,于谦平反,追封郕王

但是,按黎淳的盘算虽像很有道理,但却没能弄清楚明宪宗朱见深的为人。朱见深虽是个悠情纵欲,做出过不少弊政的人,但他对景泰间事却还明白,他对于景帝,常常还会有些抱歉的感觉,而且事过境迁,他又终于还是登上了帝位,所以对于那些往事,早已全不放在心上了。况且黎淳此疏,把满朝搞得极为惶乱,明宪宗也觉得很不好。因而他命人把黎淳召进宫来,当众把他狠狠地斥责了一番,并说,“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且非臣下所当言。”这次当众斥贵,很快传了开去,很多人不觉喜出望外,还有些人,盛称明宪宗“恢复有人君之度,”把他大捧了一番。

明宪宗朱见深,于谦平反,追封郕王

朱见深还有一件受人称道的事,是他又恢复了景帝朱祁钰的帝号。景帝也有类于于谦,他那却敌卫国之功,也是深为人们称许的。夺门之役,景帝在事后身死,并失去帝位,又被废为解王,而且被溢以一个很坏的“决”字。这些事一直使人们很为不平,每逢论及,无不引为深恨。明宪宗是适当其时的人,对于此事原很清楚,并且和众人深表同情。到了成化十一年(1475),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快有二十年,但人们的不平之心却依然如故。因而明宪宗觉得,总得有点表示,才可抚慰人心。

明宪宗朱见深,于谦平反,追封郕王

于是他下谕说,“朕叔哪王践昨,勘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诸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号,其议溢以闻。”制中所说的,“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一语,与在祭于谦文中所说的“先帝已知其枉”,二语之间,相差只有一字,可见这一举仍具有为其父补过的用意。“以次抵诸奸于法”,说的是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三人都先后得罪。这三人之得罪虽与谗构景帝无关,但三大夺门功臣,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倒也正好凑数。

明宪宗朱见深,于谦平反,追封郕王

明宪宗所做的为人称道的几件好事,都是有关景泰至天顺间帝位纠纷的往事。他对这些事处理得很好,可见他这人颇有些气度,也知道顺应舆论。但他实在并不是个好皇帝,明代的很多弊政,诸如派出很多宦官到外面去,大兴采钧、开采,以勒索民间的财物和税银,大肆招寻术士以及番僧、道人,封为圣师、法王,几乎把国库完全搞空一类事,都是从明宪宗开的头。在他以后的诸帝中,在这些事中的某些项目,虽很有些地方超过了他,但始作俑者到底是他,别人都是效法他的。明宪宗所以会有如此之多的败德,主要是他太贪恋女色,既想图房中的快乐,又想能获得长生,所以干出了这么些蠢事来。

明宪宗朱见深,于谦平反,追封郕王

本文出自百度百家张心卉聊一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