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新疆,左宗棠展现“中国人的战术”,但军功还应有胡雪岩一半
1876年,为收复被阿古柏匪帮窃据达十年之久的新疆,清廷陕甘总督左宗棠挥师西进。这场战争的胜利,让左宗棠从此名垂青史。
1876年4月起,准备充分的大批清军先后入疆。到7月下旬,连同原驻塔城、哈密的部队,清军已在新疆集结八十余营。坐镇肃州城大本营指挥全局的左宗棠手中尚握有二十个营的预备队。得悉清军大兵压境,正在“成天骑着高头大马,挥霍金银,吃着人间少有的饭菜”的阿古柏只得仓皇迎战。
从表面上看,阿古柏的军队实力相当不弱。其总兵力多达五万人,其中骑兵约占三分之一。步兵的武器是火枪(阿古柏军队从英属印度和奥斯曼帝国获得了一万多支前装和后装线膛枪),骑兵则使用火枪和腰刀。尽管拥有优良的武器装备,安集延(即浩罕)人在清代也一直有善战之名,连清政府都一度认为阿古柏是“气吞天南之概”的强敌,但阿古柏的军队其实只是一只色厉内荏的“纸老虎”。士兵大都是阿古柏统治区被强征来的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男性,他们衣衫褴褛,士气低落,甚至“用最下流的话咒骂他们的国王(阿古柏)”,逃亡现象时有发生。库罗巴特金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从阿古柏军队的士气看,它不适于打硬仗。”
1876年8月,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终于打响。在左宗棠“先北后南”、“缓进急击”的战略指导下,刘锦棠率军直取乌鲁木齐的北方门户古牧地(今米泉)。8月12日,清军筑起炮台,用胡雪岩经手购得的德制克虏伯后膛炮猛轰古牧地城墙。8月17日黎明,南门被四公斤重的开花炮弹轰破,湘军冲进城内展开激烈巷战,以158人阵亡、450人负伤的代价全歼守敌六千余人。清军的迅速进展令敌军措手不及,在阿古柏从南疆拼凑的五千骑兵尚在增援路上之时,清军已于8月18日光复守备空虚的乌鲁木齐。至11月,阿古柏的势力已被彻底从北疆清除。此时,新疆已经入冬,天山以北已经茫茫一片的冰雪世界。清军转入休整,等待天气好转。胡雪岩又及时为前线将士送来自己旗下与北京“同仁堂”齐名的“胡庆余堂”国药号研制的“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等大批药材,免去了西征大军水土不服之虞。
阿古柏
决战天山
以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闻名于世的达坂城,位于乌鲁木齐通往南疆一条穿越天山的隘道中,系清军南下必经之地。在1876年11月到1877年4月这大约半年时间内,阿古柏意识到达坂城将要发生的战事将决定他的存亡,在达坂城新建了坚固的城堡,派手下“大统哈(“总管”之意)”爱伊德尔胡里率精兵五千防守,这些士兵配备了先进的后装线膛枪。在达坂城侧后方的吐鲁番和托克逊,也分别有八千五百人、二十门火炮与六千人、五门火炮把守,三城互成掎角之势。阿古柏将两万人以上的主力部队孤注一掷,妄图凭借天山天险阻止清军的南下攻势。另一方面,左宗棠也认识到只要“三处得手,则破竹之势可成”。清军总计调集了在疆的主力多达五十个营,大约两万五千人的部队,又配备了强大的炮兵,准备一举歼灭阿古柏军队的主力。
阿古柏军的射击训练
1877年4月14日,刘锦棠率领清军三十个营大约一万五千余人及炮队离开乌鲁木齐南下,清军乘敌不备,衔枚急进,17日完成对达坂城的包围。达坂城内的维吾尔群众冒死出城向清军报告:城里的阿古柏守军眼看援兵无望,正在准备突围。于是清军在夜间遍燃火炬,监视敌军动向。19日夜,清军用三门开花大炮猛轰达坂城,城内的炮台、月城和城垛先后被炸塌,紧接着清军一发炮弹命中城中火药库,顿时轰然一声,如山崩地裂一般,火药库内的弹药爆炸起火,此时恰逢大风乍起,火势骤涨,阿古柏军血肉横飞,死亡惨重。清军乘势发起总攻,全歼城中守军,生俘包括阿古柏“大统哈”在内的一千二百余人,而清军不过伤亡一百余人。
经过四天休整,清军继续前进,26日在托克逊城外与正在四处抢掠的阿古柏军发生激战。结果就如左宗棠事后所说,阿古柏军虽然“火器颇精,洋枪洋炮外亦有开花炮”,但威力不如西征军的大,加之阿古柏军的炮手“又不善放”,以致“一败即不回头耳”。清军仅以不到百人伤亡的微小代价,歼敌两千余人,缴获战马数百匹,枪械两千余件。残敌烧毁存粮及火药,仓皇往南逃走,托克逊宣告光复。在此同时,从哈密、巴里坤一线西进的另一路清军二十个营约一万人,也在4月26日兵临吐鲁番城下。慑于清军的强大战力,阿古柏在吐鲁番的守军开城投降。
仅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阿古柏苦心经营达半年之久的天山防线就在左宗棠的雷霆一击下土崩瓦解,使得南疆门户洞开。清军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令外国观察家刮目相看,当时英国人的评价是,左宗棠的西征军“遵照以法国和德国的方式为根据的教令前进”,它“基本上近似一个欧洲强国的军队”,有“优越的战略和优越的武器”和“更大的武力和更大的决心”。而“和中国人的战术比较起来”,阿古柏的“战术只是一个小学生的战术”。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