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艺品长安CA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文/吴向峰

艺术文本是某种状态下的一种呈现,不可重复,难以复制,故不匠化,显空灵。山水画创作,一直停留在“山是山,水是水”的境界,那么,照像机永远是这种呈现不可逾越的高度。所以对艺术家来讲,“山非山,水非水”的探索过程,是如影随形的一种纠结和愉悦,所谓烦恼即菩提。从这一点来讲,艺术就是一种修行。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山非山,水非水”,文字相的背后,是画者意象世界显现,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心相”。心学是东方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有别于西方的心理学,前者内学,后者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外学。中国绘画讲究“师造化,得心源”,这全要在“非山非水”上下功夫。按丰子恺先生的说法,要有一个“菲芳”的情怀,终究还是一个“心”字。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从技法层面来讲,“山非山,水非水”就是建立起能够表达自己意象的符号,所谓”立象尽意”,立象是个大学问,此“象”非彼“相”。谢赫六法讲,“经营位置,骨法用笔”是也!传统中国绘画的骨气与风姿皆源于此。而诗、书、画、印是训练这种骨气与风姿的必由之路。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谈中国的传统文艺,脱离了文脉,无由说起。中国文化从占卜巫术,以人为本,玄思妙悟有着一个完整的脉络,极显人性之尊严。立人在世,无外乎“善用其心,天人合一”,还是讲究一个“心”字。从历代艺术文本来看,概莫能外,讲求一个“和谐”而非“人大于天”。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不固执,讲空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特色。不拘于物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终身修为,也就是在“损”字上下功夫。老子讲,“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格物致知”是这层意思的另一种讲法。思想空灵了,为艺之境自然也就上去了,气韵生动亦水到渠成了。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中国文人画忌讳“作”,尚随机天真。画面气息上追求那种“清虚冷淡与平淡天真”,这是一种上升之气。作的太过,画面就多了一些浊气,此即坠气,羽化成仙,坠入恶道也是这个意思。故而,画道即仙道,仙道通玄妙!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涉笔成趣,随机生发,是我在绘画上的方法论。因为这种状态下不思前,不想后,注重当下的“明觉”状态,不受情绪牵转,了无一物,一丝不挂,得意而忘言……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我喜欢书法上的那种静穆和那种灵动,书画同源,可能指的是这种气质上的相通与滋养,是一种形而上的道,而非形而下的,用书法的方式死搬硬套地介入绘画。差之毫离,谬之千里。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中国传统山水画,宋人法度森严,多能品。元人萧散冲淡,讲究用笔,笔性极佳,开逸品之风。明清两代,四僧最为实出,笔法佳,而以墨法别开生面,技道兼备,多逸妙之品。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近代,文脉以一而贯之。中国画贵乎文脉,否则西风渐浸,文本将乎沦于发泄情绪之出口,而毫无高雅可言。水墨仅为材质,而失之于道,文脉乍断,风韵无存,此当下国画之纷扰也。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我喜欢一种状态 平淡天真

吴向峰,别署石簃、石簃居士,陕西临潼人

画家、美术评论家、策展人

上海沪上画院院长

终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西安中国画院理论研究员

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学术部副主任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陕西书画研究会创作评论部主任

陕西天博美术馆艺术顾问

秦岭画派学术主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