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Chic恋爱说】“明明在恋爱,却像单身狗” | “单身式恋爱”叫人上瘾,却同样让人孤独

CHIC原醉官微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创作者 | Cream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单身式恋爱。

最近发现,好多人认为在恋爱里保持独立和清醒,这样显得比较酷。

比如不会向对方展示脆弱,也不会寻求对方的帮助。情绪独自慢慢消化,遇见问题也是自己解决。

总体来说,虽然是在谈恋爱,但是跟单身的状态差不多。

这种现象还挺普遍的,这就是所谓“单身式恋爱”,看起来似乎很酷,实际上内心并没有那么轻快与洒脱。

对于独立职场女性而言,我们在关系里保持清醒很重要,独立的能力也非常重要。但是这些跟亲密关系都是可以同时存在。除了独立的事业、社交圈之外,亲密关系也构成生命中另一种很好的体验,我们可以去尽情享用它。

单身式恋爱

单身式恋爱从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谈恋爱如同单身。倒不是因为对方的缺席导致像单身,大多数时候是自己主动不让对方参与自己的生活。

比如当遇见难过的事情了,首先会选择跟朋友倾诉或者自己调节,很少找男朋友来诉说这些细腻的情绪和情感;跟他在一起更多时候是一起吃喝玩乐,分享快乐瞬间,很少分享内心深层的负面情绪。两个人的距离看似很近,其实很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殊连接。

再比如工作上或者生活遇见一些棘手的事情,需要寻求帮助,第一时间求助的也是朋友。既不敢也不想去麻烦男朋友,总担心求助男朋友似乎有些越界。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搬家的时候朋友都忙,结果宁可多花点钱找好几个师傅,也不愿意告知男朋友这件事情。

这种单身式恋爱两个人在一起还是蛮轻松舒适,大家只报喜不报忧,交流表面的东西,维持得很和谐。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甜甜蜜蜜”,享受恋爱的美好,分开之后各自独立,互相不影响对方的生活。

这种恋爱看起来很独立,很酷,但其实根本不算真正地进入到一段关系中。因此只有在恋爱浓度高的时候能维持,一旦一方有点不喜欢或者恋爱浓度不够了,两个人可以非常潇洒地说分手,继续去寻找下一份感情。

偶尔这么谈恋爱其实也还好,如果长期陷入这种“单身式恋爱”的话,就容易使人更加自我封闭和焦虑,更难进入和谐稳定的亲密关系。

为什么在恋爱里会这样?

1、假性独立

真正的独立是比较自洽的,从内心到行动都是一致,这种状态会让人开心舒服。但是陷入单身式恋爱的人,只是看起来独立,实则是一种假性独立。

他们之所以在感情里保持独立,是因为害怕失望和被拒绝。比如我要是让他帮忙,他拒绝我怎么办,这样更让自己难受,所以选择不说,没有了期待也就不会有失望;或者是如果我一直向他展现出的脆弱,他要是嫌弃我怎么办?就算不嫌弃,日子久了我太依赖他怎么办,这样分开就会变得很痛苦。

因为亲密关系的建立是需要两个人内心真正的连接,建立连接就意味着要承担关系破裂会带来伤害的风险。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就选择拒绝建立这些连接。

独立就像是他们的“人格面具”,内心深处的需求还是想要被爱的。在这种关系里,他们也充满了矛盾,但又没有办法,也没有勇气真正地卸下面具。

2、不安全依恋

我们在幼年的时候,跟母亲的关系会形成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分为四种: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型、恐惧型。只有安全型依恋的人在亲密关系里安全感很足,能够非常自如并且客观地表达感情。另外三种类型的依恋模式都是属于不安全依恋,这样的人在亲密关系里严重缺乏安全感,对关系不信任。

他们由于小时候感受到父母的离开,对关系就存在着一定的恐惧,他们认为关系是不稳定不安全的,对方很有可能会离开自己。但是呢,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关系和感情也很期待,因此这种心理就导致他们对于关系既期待又恐惧。

期待感使得他们想要去谈恋爱,恐惧感让他们对感情有所保留,比如总是不能够真正地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更不想展示脆弱与无助。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们很难进入真正的亲密关系,跟伴侣总是有着很深的猜疑和隔阂。

如何改变?

1、学习自我暴露

想要真正地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就是要跟对方建立实质性的连接,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关系。暴露我们的负面情绪和一些短板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能够促进关系发展。但是由于我们把自己封闭太久了,刚开始操作起来可能有点困难,我们可以努力先打开自己然后慢慢学习。

Expose是一件很需要勇气、也很考验智慧的事儿。

最开始如果不习惯,可以先选择自己最能接受的部分暴露,比如暴露某种时刻的需求,或者一些负面情绪。比如工作上受挫不太顺利,这个时候可以跟伴侣说“今天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我心里好难过。” 如果是刚开始暴露的情况,讲完这句话会带来巨大的不安全感——让对方感受到了我的无能和脆弱,并且如果男朋友不来安慰我,简直就是二次伤害嘛,我得多失望多难过啊。

就是因为自我暴露会承担很多负面情绪的风险,会让自己可能更难受,所以很多人本能选择把自己武装起来,不暴露就不会有伤害。

但真正的情感联结,就是需要彼此真实脆弱的相待。就好像一只可爱的小猫咪信任你的表现,是把肚皮翻开来让你抚摸一样,那个瞬间我们知道小猫咪有多信任我们,也就会愿意投注更多感情。

首先选择自我暴露是勇敢的体现——做一只愿意翻过来肚皮的小猫咪。而这个勇敢的行为会产生一个神奇的功效,慢慢让对方愿意也坦诚与暴露。

如果这一步比较顺利了,可以继续往深层次自我暴露。比如说可以勇敢诉说一些自己小小的阴暗面或者内心很深处的创伤,类似于成长背景或原生家庭等等。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矛盾出现时,因为出现了矛盾,所以激发了内心的恐惧、愤怒、焦虑。在袒露自我情绪的过程中,不妨和对方一起挖掘这件事情激发我如此深刻的情绪的原因,或许是唤起了小时候某次被父母遗忘的回忆,或许是青春期时某段不好的、被排挤的体验。

在这样愿意揭露过往伤疤的情感互动中,两个人的链接才会越来越深刻且真实。

2、少幻想,多沟通

在感情里大多数的恐惧来自于我们自己悲观的负面预期,并不是真正的事实。同样一件事情,在心里会脑补出很多负面结果来,很少去选择相信正面的结果。

想要突破这种局面最好的办法是停止幻想,多跟伴侣进行直接的沟通。所有的猜测不如实打实地跟对面这个人沟通来的真实且有效。

比如下次搬家,想要寻求他的帮助。不用内心演示很多猜想,比如“这么辛苦,他一定不乐意吧”“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了呀”。可以直接问“你有没有时间呢,我想让你帮帮我诶”,我们会发现事实很有可能跟我们想的不一样,伴侣并没有我们想象之中的那么不可信赖。

还有如果两个人发生过一些不太愉快的瞬间,我们心里面有小疙瘩。这个时候不要再进行脑补了,这样会把小疙瘩放大成更严重的心结。可以选择两个人面对面好好沟通一下。

比如在我们某次鼓起很大勇气自我暴露的时候,说了内心很真实的情绪,对方好像没有承接住,甚至听着听着睡着了。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会失望,然后继续缩回壳子里。如果鼓起勇气沟通复盘,发现对方可能“当时太累了或者是一时没想到这件事这么重要”等等。这都不是我们脑子里脑补的“不重视我们”的猜想,为了不让误会更深,一定要多沟通多交流~

如果我们迈出这一步还是觉得很难,不知道如何操作,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寻找咨询师的帮助,让咨询师帮我们做个人成长,整个人提升上来之后自然能够处理这些问题啦。

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扫码找我们的咨询师聊聊哦~~

发布于:浙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