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村, 一个深藏在晥南名山秀水中的徽派古村

摄影兔不在家
在徽派古村之中,媒体常常提到的是宏村、西递、卢村,还有因秋色而名声大噪的塔川。很多人却不知道,在宣城市绩溪县东11公里处,还有一座可以嫓美西递、宏村,胜过塔川的古村落-龙川。
龙川位于四面环山的山间谷地之中,东倚龙须山,西偎凤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南有龙川东流。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如靠岸之船。
《龙川胡氏宗谱》记载:鼻祖胡炎,原居山东青州濮阳(今属河南),东晋大兴四年(318年),敕封散骑常侍兼中领军随元帝南下,镇守歙州(今歙县)。后与绩溪华阳女王氏结为连理,北京,并于两年后迁居.......便卜龙川之口荆林里聚族而居,也就是今日的龙川村。
一条约500米的水街贯穿整个村庄,登源河两岸,是黛瓦白墙、古色古香的民居,光滑的石板路,高耸的马头墙,伴以苍松翠竹,使整个小村显得灵秀清新。
古拙而威风的尚书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2年),仿木布局,三间四柱五楼,高10米、宽9米,其镂空浮雕的龙、狮、鹤、鹿及明代书画大家文征明手书雕镂的“奕世尚书”、“奕世宫保”具有极高的艺术阶值。牌坊旌表的是胡富、胡忠宪两位尚书的业绩。尤其是曾任明代兵部尚书的胡宗宪,坚持东南,率众抗倭,并首次将钓鱼岛写入我国海图,为世人所敬仰。
登源河南岸的胡氏宗祠,高大巍峨,其中的木雕艺术精美,被称为古代木雕艺术馆。此祠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年间胡宗宪敕封总督江南七省军务,率徐谓、文征明、俞大猷、戚继光等文臣武将,荡平倭寇。因显赫战功官封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衣锦还乡后便大兴土木,于嘉靖26年(1547年)建成这座三进七开间、建筑面积达1564平方米的祠堂。
龙川所有徽派宅院中,当属胡宗宪尚书第最为精致。此院占地面积虽不是很大,但祠堂、官厅、客厅、书房、花园、戏台、要有尽有,有的富丽堂皇,有的精致小巧。回廊巷道,亭台楼阁,彼此相连,走入其间,如入迷宫。
站在村西头的古驿道上,可见一座木拱桥跨在登封河上,经此桥可到达游览龙须山的登山道,也可鸟瞰龙川村风貌。
沿村后公路上行五公里,就是太极湖村,一条成反“S"形的绩溪将这里一分为二,一半为村庄,一半为农田,如同太极图上的双鱼图案,故有太极湖这一村名。这里有胡氏先祖的坟墓,据说龙川胡氏都是由此迁居而来。但与龙川胡氏一枝独秀相反,太极湖村现在是章姓居多,胡姓反成少数了。
离龙川不远,还有徽杭古道,彰山大峡谷等风景与人文景观。来到龙川,你可找到多种旅游元素,也能感受到这里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