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装甲传奇—瑞典经典轻型坦克兰德斯维克L-60

麦迪森驴行记
说起瑞典,大家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哦哦,北欧那个技术宅国家啊”。身处冰雪之地斯堪的纳维亚的瑞典总能在不经意间带来一些震惊世人的科技产品,因此被称为技术宅国家。瑞典是北欧第一大国,虽然没有参加两次世界大战,但其军事工业却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图1:瑞典名车Strv 85坦克】
一战结束之后,瑞典接收了不少德国军事科技。他们获得了德国在战争末期研发但未能投产的LK2轻型坦克,通过仿制、改进得到了本国的第一款坦克Strv m/21,从而开启了坦克在瑞典服役的历史。Strv m/21及其改进型Strv m/21-29一共只服役了10多辆。
【图2:博物馆中的Strv m/21坦克】
瑞典的坦克发展之路走得不算顺利,在研发出了Strv m/21之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毫无建树,设计的几款装甲战车不是价格高、性能不可靠就是根本造不出来。直到1932年,瑞典人才设计出一款相对可靠的坦克Strv m/31。遗憾的是,这款坦克虽然性能尚可但价格过高,只生产了3辆原型车,在试验部队中从1935年服役到1940年。
【图3:Strv m/31轻型坦克】
又过了毫无成果的好几年,瑞典下定决心从国外吸收先进技术。由于瑞典与德国同属基督教新教(以路德宗为主)的泛日耳曼人国家,英法等国将其视为德国的潜在盟友之一,拒绝向他提供先进坦克技术。最终,瑞典从捷克斯洛伐克进口了CKD公司的AH-IV轻型机枪坦克,并仿制出了48辆Strv m/37坦克,这也是瑞典第一款批量生产并装备多支部队的坦克。
【图4:Strv m/37轻型坦克】
通过Strv m/37坦克,瑞典人逐渐掌握了坦克的设计技巧。正所谓厚积薄发,在积累了将近20年的经验后,瑞典工程师们推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坦克设计方案——兰德斯维克(Landsverk)L-60轻型坦克。L-60的身上明显带着Strv m/31和Strv m/37的影子,早期的该款战车只装备了1门20毫米炮和1挺机枪,是一款装甲厚度只有13毫米、全重不到7吨的轻型坦克。
【图5:装备20毫米炮的L-60早期型号】
瑞典军方对于最初的L-60并不完全满意,责令生产方兰德斯维克公司继续改进。随后L-60 S/1方案面世,换用了一门37毫米博福斯反坦克炮,其他性能也均有提升,该方案最终成功入列瑞典陆军,取名为Strv m/38坦克,共制造了16辆。经过进一步改进后,L-60 S/2型也成为了Strv m/39,生产了20辆组成了一支新的装甲部队。
【图6:Strv m/39轻型坦克】
在经历了前几个型号后,L-60坦克的后续设计也逐渐成熟,瑞典坦克的第一款集大成之作的诞生水到渠成。1940年,L-60 S/3定型,随后于次年作为Strv m/40L进入瑞典陆军服役。Strv m/40L在当时堪称世界一流轻型坦克,共生产了100辆,构成了瑞典陆军装甲部队的主力。之后,L-60的终极型号——L-60 S/5定型,入役后获得了Strv m/40K的军方名称,共生产了80辆。
【图7:Strv m/40K坦克】
L-60坦克一共生产了200多辆,是瑞典中型坦克诞生之前的装甲部队核心力量。在L-60的研发过程中,瑞典人基本摸清了坦克的设计思路,为日后的放大版中型坦克Strv m/42奠定了基础。L-60坦克还出口给了匈牙利和爱尔兰,匈牙利在其基础上生产出了38M托尔第轻型坦克。L-60坦克为瑞典军工塑造了第一块口碑,直到60年代L-60坦克还在多米尼加内战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在瑞典军工史上,L-60坦克是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图8:在L-60基础上设计出的Strv m/42中型坦克】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