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林赞说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由黄朝亮导演,胡宇威、郑人硕主演的台湾电影《寒单》,在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华语广角”新片推介单元展映,导演黄朝亮、主演郑人硕出席了映后见面会。

电影《寒单》以台东民俗“炸寒单”作为背景。每年元宵节,台东地区的人们会选出几名男丁充当寒单爷的肉身,裸身接受炮仗轰炸,为求富贵、还愿或是赎罪。《寒单》所讲述的,正是一场与炮仗有关的犯罪,颠覆了几个角色的人生。

兄弟义气、江湖风云、底层苦难、情感纠葛……导演将传统民俗融入救赎、人性的内核,在大银幕上娓娓道来。《寒单》于2019年1月23日在台湾上映,一举拿下了台湾贺岁档华语片票房的冠军。

《寒单》主题曲:梁静茹《想都没想过》

除《寒单》外,黄朝亮导演也曾三度取得台湾华语贺岁片票房冠军——《大囍临门》《大钓哥》《大尾鲈鳗》。

因此,林赞与黄朝亮导演就《寒单》以及文化民俗进行了交流,以下为对谈文字稿:

贺岁档冠军是如何炼成的

Q

1、在贺岁档期间,台湾有《寒单》,大陆有《流浪地球》,都不算是贺岁档的合家欢风格,之前您也曾多次创作出贺岁档票房冠军的作品,您觉得当下观众在贺岁档期间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与故事呢?

黄朝亮: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人过年最大的希望就是开开心心、阖家团圆,所以一般贺岁档都会以喜剧为主,适合全家观赏,在台湾也是一样。当然这几年因为电影类型还有风格越来越多,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多,所以贺岁档的电影也不会只有喜剧或是合家欢乐的电影。

因为过年阖家欢乐的风气,所以喜剧还是最受大家所接受的。当然,其实过年期间有更多人走进电影院,要看的不见得是喜剧。

现在一张电影票都不便宜,华语电影的观众的成熟度也都越来越高,大家花钱花时间进电影院,其实不管什么类型,每个人喜欢的都不一样,共同的是大家都想看,都想看好电影。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导演黄朝亮

就是因为观众认知的变化及华语电影市场的成长,所以我今年比较大胆的把《寒单》这样一个比较沉重的剧情片,放在贺岁档来上映。

在台湾也造成了大家的讨论说:这样的一个电影适合在过年期间放吗?我是在过年前大概两个星期就先上映,因为我们对《寒单》的电影内容及口碑比较有信心,所以我们希望用口碑来营销。

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拿下了台湾贺岁档的华语片票房冠军,可票房数字远比我前几年的喜剧作品来讲低了很多。跟台湾观众的观影习惯,还有电影的非喜剧类型,其实是有一些关系的。所以过年不一定要看喜剧,可喜剧还是比较有优势。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人物情感及故事情节设计方法

Q

2、影片在“炸寒单”的风俗下加入了写实的社会底层故事,常见到社会新闻中的一些不幸事件,像情杀、黑道、毒品、强制拆迁等都发生在两个弱势家庭的主角身上。您一开始的创作想法是什么?

黄朝亮:我本身是台湾台东人,在元宵节“炸寒单”的文化习俗现在只有在台东还保有。这个文化其实是从河北邯郸一路传到福建,再传到台湾的云林,最后传到台东,史料记载的其实并没有很完整。

简单介绍一下,寒单爷本名赵公明,因为善于理财而积下亿万家产,任武官,武王伐纣时协助闻太师抵抗周军的进攻,后殁于姜子牙法术。功德圆满后,成为职司禳灾保安、买卖生财之神。《封神演义》里封他为五路财神里的中路财神,所以他是财神爷,俗称“武财神”。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我故乡的人自古就相信赵公明“武财神”生前比较怕冷,所以信徒就习惯在过年期间燃放炮竹,希望财神爷来取暖。台东之后就演变成是由男人只穿着一条红色短裤,全身赤裸站在斗神轿上面充当“寒单爷”的肉身,接受信众鞭炮炮火的洗礼。听说炸得越旺,来年财运越亨通,生意会越兴隆,所以其实“炸寒单”是一个迎财神的仪式。

在六年前,我打算以这个为题材拍一部电影。我们的团队跟编剧群就去研究了解整个的文化习俗,借由了解之后,我们也拍了一部纪录片。拍摄过程当中,我就跟这些信众及会去当肉身的“炸寒单”的这些人做了很多的沟通和了解。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演员杨贵媚与胡宇威

几年下来,我就归纳出会有哪些原因的人会上去炸。第一种,是为了攒自己的气魄,尤其是一些道上的兄弟;第二种,是为了求财许愿;第三种,就是为了还愿;最有故事的第四种是为了赎罪,可能做错过什么事,希望藉由“炸寒单”肉体上的疼痛来减轻心里的罪恶感,其中就蕴含有故事了。

所以当六年前,我们开始在发展故事的时候就以赎罪为基础。两岸都一样,中下阶层的故事都会比较沉重,商业来讲就比较刺激。

我觉得“炸寒单”在声光效果以及视觉上就已经很吸引人了,如果还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的话,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所以当时我们写的时候就希望以赎罪、救赎为主要的精神跟主旨来发展故事。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演员郑人硕

故事中有很多的弱势族群,还有很多底层社会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说我们刻意要带到,而是一些底层社会的人因为他们可能贫穷还有受教育的机会不是像都市这么好,所以他们的一些生活基本条件和环境会稍微差,就会很自然的有这些的元素进来。

当然我自己也是在台东乡下长大,故事里面有很多是从我成长背景当中去取材的,也收集了很多的材料跟事件,合理性的放到主角的身上去,就变成现在大家看到的《寒单》。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Q

3、您曾经花了6年打磨《寒单》的剧本,这6年期间从最开始的初稿到现在大银幕上的展现,其中有什么变化?影片的人物弧光、故事情节都让人印象深刻与信服,您觉得电影剧本创作的核心是什么?

黄朝亮:剧本一开始我设定的主角其实一个12岁的小男童、小学生,到最后变成是两个大男人来当主角,这是最大的不同。

一直都没有变的我想要传达的就是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他们面对环境的困顿,还有人情世故的纠葛,他们怎么样求生存。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些人因为环境的影响,都难免会犯错,犯错之后怎么重新站起来,怎么选择原谅与宽容,重新面对自己的人生。

也就是《寒单》这部电影的主旨——救赎。其实你只有放下,自己才能够得到救赎,若心中一直有仇恨,便永远走不出阴霾,自己也得不到救赎。

这也是我想要在电影里诉求的东西,不管剧本打磨了多久,主旨是不会变的。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Q

4、影片中两个男人之间的情谊不再轻浮点缀,您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设计两位男主角的人物形象的?人物性格转变的戏份是如何拿捏的?

黄朝亮:在剧本创作阶段,对几个年轻人的性格与他们故事承载的轴线跟特性就已经设定很清楚,我让这四个年轻人,两男两女,包括郑人硕、胡宇威、小薰还有林予晞,我都给了他们一个字,分别叫“野、放、松、藏”。

小薰在电影里面扮演Sunei,她很野、很自然,敢爱敢恨,很有野性美。

“放”的是郑人硕,角色很率直狂放,敢作敢为。

胡宇威是“藏”,在电影里面,他是一个好孩子,模范生品学兼优,他从小就不容易犯错,一旦犯错了,他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藏起来,因为他不想让妈妈难过担心。所以他习惯压抑。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演员胡宇威与郑人硕

“松”是林予晞,林予晞就是一个很轻松自然的女孩子,邻家女孩人见人爱。

那“野、放、松、藏”四个字给这几个年轻人,他们就很清楚知道自己该怎么掌握,怎么来呈现剧中人物的形象及性格。

当然,电影讲述的是两大男主角的爱恨情仇。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有性格的变化,郑人硕跟胡宇威两个角色其实是把我自己个人的一体两面,放在这两个人物身上。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导演黄朝亮与演员小薰

胡宇威饰演的林正昆,我小时候成绩也很好,所以他扮演的就是一个比较好学生的形象。但我放学之后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也爱欺负一些同学,就比较像郑人硕饰演的黄明义。我是把小时候的两个性格放在两个男主角身上。

所以在电影的主角的性格跟形象上,我自己就会有一把尺,很清楚的知道该怎么把握。当然,影片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我没有做过的,但在乡下长大,还是变不了有一些社会问题的案例,或者说新闻上看到的事件,这些东西我们把它在生活当中汲取并放进来。就可以很真实的去拿捏,去诠释出戏里面我要的两个主角的情况跟性格。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Q

5、观影后很多观众都表示人物设计的很棒,您也用了四个字总结了其中的四个主要角色,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您对于角色和演员表演的把控吗?演员是真的扮演“寒单爷”上轿被炮仗炸吗?

黄朝亮:当然要演员真的上去“炸”。因为如果他们不上去,比如说在特效棚里面拍,我相信现在的特效很难做到逼真写实,尤其“炸寒单”的光影跟烟雾的变化。如果演员不是真的赤裸上阵,他们是真实的上去,真的丢鞭炮炸,只是我们的鞭炮不会丢在近身,会丢在比较远的地方。

每个鞭炮在现场丢的时候有设定位置,我们要同时间打光,演员身上光影的变化在拍摄的时候就考虑后期特效怎么做才会做的写实。

即使我们鞭炮炸的比较远,两位男主角也都不免要受伤。因为鞭炮丢上去炸开的不会像导弹或枪的子弹可以瞄准,其实它是乱炸的。所以都免不了身上会挂彩,只是说不会像真实的上去被炸的这些“肉身寒单”那么严重,所以我们是来真的,只是手下会比较留情而已。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包括我自己在拍这部电影前的去年元宵节,我就是真的上去炸。上去再下来,我的身上都是被炸伤跟烧烫伤。足足两个月之后才复原,现在我身上的那些炮炸的疤也都还在。

因为我以前做记者,后来做纪录片,也拍一些外景的冒险旅游节目。从那时候要做一些危险的行程或者动作的时候,我就会自己先试一试,安全无误的状态之下,我才会让主持人或者原来的工作人员去做这些事情。

拍电影也是一样,因为“炸寒单”真的很危险,所以自己要先上去试一下,我上去的目的除了要了解之外,最重要是上去看炮火的光影以及烟雾的变化,因为后期的特效量很大,这对我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素材跟经验参考。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民俗文化在大陆与台湾

Q

6、将传统民俗“炸寒单”放置在当代语境中进行重新编码,其中有什么意义吗?这种风俗在您故事的构想、影片内容展现有什么影响?

黄朝亮:我认为有很多的传统民俗跟文化都是与时俱进的。因为时代的变迁还有人民生活习惯的不同而渐渐被改良。比如说“炸寒单”的演变,以前其实也不是真人上去被炸,仅是神像被炸而已,因为台东当地的民情演变成现在这样。

把这样的习俗和文化民俗放进电影里,我觉得自己是有一点点的使命感,这是我家乡特有的一种文化,我希望把它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到台湾台东来旅游,不是只看热气球看风景,还有文化之美。

当时决定要用这个题材来拍电影的时候,其实我就开始研究,要把拍电影的困难度降到最低。最重要的困难就是故事的构想,还好我们花时间把它完成了。要拍之前我们清楚知道,现在的摄影机有对于这种瞬间燃爆的抓取,其实没有那么的自然写实。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这一直都是我很大的困扰,所以在拍摄的过程,摄影机有特别挑过型号,对于瞬间的燃爆可以解析稍微好一些。再加上后期很多的特技跟特效来制作,才能够比较写实逼真完整地呈现出来。

因此,我们在执行过程当中其实花了不少的经费在做特效跟特技,这些烟跟火几乎每一颗镜头都是有特效去补足或是去呈现出来。让《寒单》这部电影的拍摄经费提高了很多,这对我们的压力也很大。

现在两岸电影的特效技术已经越来越好,《寒单》这部电影来讲,特效还是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不过,电影真正讲述的内容还是在于情感。

有很多人看过之后,对于剧中的一些角色,这些演员的表现都赞誉有加。当然,我们特效还是需要再加强。对我来讲,已经是算是近几年台湾电影中特效量特别大,做的也算是精良的了。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Q

7、电影开头就表示“寒单”的习俗是从邯郸传到台东的,您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风俗来进行影片故事的展现,您对于中原“炸寒单”的文化风俗逐渐消失,最终在台东传承与发展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黄朝亮:我认为时代的进步会得到很多,也会遗漏掉一些美好的东西,这是难免的。现在行有余力的话,可以尽可能的把一些我们觉得值得的、好的东西保留下来变成文化。在台东很多人都认为“炸寒单”就是一个风俗仪式、一种信仰而已。

我拍这部电影是希望把“炸寒单”提升到一个文化的阶层领域。不是说鞭炮炸一下,很热闹很刺激,就没了。背后有它自己的故事,为什么会有这个习俗文化的原因,要去了解她,看到它的美,才能变成好的文化。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我毕竟现在是以拍影视作品为主,不是以拍纪录片为主。我是为了拍这部电影,所以先拍了这样的纪录片。

如果我行有余力的话,当然都很希望可以帮我们两岸的这个文化或是一些比较好的东西记录下来。所以大家如果有好的题材,我们也可以沟通交流,然后把它变成好的一个影视作品。

两岸的文化其实要靠我们每个人都去观察和努力。去发现美好的东西,想办法把它留下来,因为时代的变迁,现在有很多从大陆这边传过去的文化,在台湾还看得到,而实际在大陆也有很多美的东西都还看得到。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并不是说很多的文化在在大陆没有了,在台湾还有,不是这个意思。

我自己这20几年来常做一些旅游记实报道类的节目,跑遍了我们大陆大概有20几个省了,不管在福建,还是广东甚至云南、贵州的很多少数民族,或是像客家。

他们这些族群有很多好的文化,其实都还存在,只是我们自己有没有觉得它美,有没有觉得引以为傲,有没有想把留下来。

我自己就对自己家乡台东的这些风土民情,我觉得它是美的。所以想办法用我的方法拍成电影,把它留下来。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Q

8、有些观众看完《寒单》觉得故事太过悲情了,评论说描述社会底层的故事,虽然带些写实,但也过于写实。您如何理解电影中“现实”的创作维度问题呢?

黄朝亮:我也看到过这个评论,不过我觉得见仁见智,可能他生活上接触到的事物都是比较完美的,这是他幸运的地方。

其实我这个电影现在呈现出来的悲伤跟沉重,还有太过写实这个问题,如果以我原本要拍《寒单》的写实度来讲,说实话已经有打了折扣。因为我想让它在商业上的悲惨程度上其实已经有减少了许多,要不然的话可能会更恐怖。

这个社会美好的地方还是有很多,可是这些弱势族群,我希望有电影可以让看过电影的人更多地给他们一点关怀跟关心,大部分的人不愿意去面对悲惨的事情,可是它确实是存在的。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演员郑人硕与林予晞

如果你行有余力,多伸出一点援手,多给点关爱,然后我相信都会更美好,希望这个电影你看过之后可以让你有这样的一点的启发。这也是我坚持《寒单》这部电影要比较写实的呈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之前也有观众问道,为什么这个故事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我也做了说明,其实这个故事的结局,它是一个美好的希望的结局,包括这个电影的主题。

有一句很深刻的话,我写的剧本里面写到这句话叫做:“痛,表示还活着”,其实还有另外一句话是没说出来,下一句是:“活着就还有希望”,《寒单》这个电影要讲述的就是救赎。在救赎的这个这个主题底下,其实每个人都是宽容的,这个就是结局。

导演黄朝亮:赎罪的肉身寒单,痛能抵过吗?

所以我请了情歌天后梁静茹来唱我们的主题曲,我希望诉说出动人的味道,带有希望的一首情歌放在电影的最后。包括最后一个镜头,我们用航拍,火车远去山的那边,太阳正要升起,日出就是代表希望。

只要放下你的仇恨与罪恶,勇敢的面对未来,继续往前走,对于你觉得对不起你的人宽容以对,对于你觉得你自己做错过的事情负起责任。选择放下,你才有更好的未来,这个是《寒单》的主题,这也是电影最后的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