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地坑院:远去的乡土,不变的老家
人总是有乡土情的。只有踩在家乡的土地上,才会踏实。这方土地就是根,就是家。
六千多年前,陕塬先民掘穴而居,用看似柔弱的力量,与大自然的磅礴气势相依而生,创造了灿烂的庙底沟文化。直到1950年,我们在河南省陕县发现了庙底沟遗址,才能循着残缺的记忆,依稀还原着流淌在国人骨子里柔弱而坚韧的基因。
以最简单朴素的符号,庙底沟文化一路越过了大江,到达了遥远的江南,辐射在了整个神州大地,这片土地上的先民才有了最原始的民族印记。
于是有了《诗经》里的“陶复陶穴”,于是有了“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的地坑院。今天的我们沿着陕塬的黄土寻找失落的地下古村落,在陕州地坑院就能嗅到远古的气息。
陕州地坑院是非常巧妙的古老民居样式,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民居建筑。几千年来,这里的人们把天地人和水土命融为一体,在黄土塬上平地掘坑,四壁凿洞,依穴而居,世代繁衍,薪火相传。
地坑院的营造技艺也暗合传统文化中的周易,从选址到建设,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人的智慧。院中多种梨树,寓意大吉大利;为了防止下雨时,地坑院中间挖有渗井;为了防止地坑院四周的积水流入院内,四周都砌有拦马墙和青瓦房檐,还能防止动物和儿童掉入地坑院内;为了方便烹饪食物,中国人把火和热运用到极致,发明了穿山灶,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开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锅,往上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席”。
如今的地坑院,依然保留着原始而古朴的元素,如锤草印花,如陕州锣鼓书,如澄泥砚……
从空中俯瞰,一个个地坑院犹如雕刻在大地上的一个个“回”字。回——回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坑院是一个能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它深入大地的拙朴与贴实以及弥散着的泥土气息,它孕育和留存下的悠远的乡土生活记忆,它展露出的多彩多姿的民俗文化风情……仿佛时刻在召唤着每一颗远走和流浪的心。
中国人有自己的含蓄和道德,是这片沃土孕育出的人与人相处的伦理规则,更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自信。
儿时的许多记忆,怕是在当下很难找出原型了。社会脚步太快,传统文化来不及转变和传承,很多传统技艺必然会被取代和淘汰。
中国人深入骨髓的精神寄托,恰恰都在文化民俗里。
中国人勤奋自强的工匠精神,恰恰都在传统技艺里。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