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倒戈将军”石友三的最终下场

历史学经验
叛冯叛蒋又叛张
1891年,石友三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农安,字汉章,初小文化,自幼顽皮好胜,当过粮坊学徒,由于个子矮小,石友三不受人器重,流落北京街头。1912年,恰逢身为奉军营长的冯玉祥在北京招兵,见他虽其貌不扬,倒很机灵,要他当了马夫。
后随冯逐渐升迁,石曾经任营长,1924年,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办,便提升石友三为第八混成旅旅长驻防包头,任包头镇守使。1924年,冯发动北京政变,成立国民军,石任第六军军长兼第六师师长。1926年,国民军遭到奉系、直系和晋系的围攻,石负责对晋系的军事行动,由于与晋系的指挥官有旧,两军达成停战协议。1926年3月,冯玉祥通电下野离包头赴苏联考察后,石在晋军的拉拢下在包头宣布投降晋军阎锡山。9月17日,冯在苏联的支持下返回国内,决定出兵支持北伐,五原誓师后组成国民军联军。石友三因背叛冯玉祥投靠晋军,害怕得到报复,乘车前往五原赔罪,一见冯玉祥扑身跪在地上大哭起来,冯玉祥说:“过去的事,一概不谈,过两天我就到包头去!”10月8日,国民军联军总部迁至包头,石友三叛离阎锡山晋军编入国民军联军,再度投靠冯玉祥。11月24日,冯玉祥率国民军联军撤离包头赴陕西,石友三为援陕第五路总指挥,但石友三迟迟不动,直到奉军万福麟部逼近包头,他才率部离包。
1928年,国民政府对各路部队进行整编,石部被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4师,驻河南信阳。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冯玉祥摇摆不定,先命石友三进军襄樊支持桂系,桂系失败后又命石友三进军武汉拥护蒋介石。5月,蒋冯战争爆发,石友三在蒋介石收买下叛离冯玉祥,6月1日,率部开赴许昌投蒋,后改驻山东德州。同年秋,石任安徽省主席,受命率部南下讨伐陈济棠和桂系。石不愿南下,转而支持唐生智反蒋,率部进军长江北岸,炮轰南京,后撤往河南新乡。不久,唐生智败于蒋介石,石友三立即转而通电投靠阎锡山,躲过了蒋介石的惩罚。
1930年,冯玉祥和阎锡山联合反蒋,石于是重回冯玉祥麾下,参加中原大战,受命率10万大军进攻陇海线。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入关参战,石友三见状立即通电响应张学良,率部割据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区。次年,张将石部编为国民革命军十三路军,石任总指挥,军部驻邢台,全军6.4万人。但石对此仍有不满,图谋夺取整个华北地区。
1931年7月18日,石接受汪精卫广州国民政府的任命,出兵反对张学良。出兵后,石旋即遭到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南北夹击,7月31日,全军覆灭。石逃往山东德州,托庇于韩复榘。
紧密勾结日本人
1931年8月,石友三部秘密前往天津与日本人联系,以图东山再起。在天津,石与日本驻华特务头子土肥原密切勾结。
1935年,石友三被任命为冀北保安司令,石所收土匪队伍编为4个步兵团,驻防北平清河。“七七”事变发生后,石部编为一八一师。石乘机收容了一些散兵游勇,势力大增,所部扩编为六十九军。1939年,石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及三十九集团军(辖六十九军、新八军两个军)兼六十九军军长。
最初石友三因为人少势孤,基础不固,便和八路军冀南军区保持一定的联系。站稳脚跟后,石友三开始对八路军寻事挑衅,制造磨擦。并将八路军派往征收给养的士兵逮捕活埋,不断偷袭八路军少量部队及政工人员。并曾以搜八路军为由火烧少林寺,引起人民公恨。八路军冀南军区忍无可忍,为了惩戒石友三,决定在该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乘其不备,给予打击。不料被石侦悉,即于除夕夜率部南逃,行到馆陶下坡寺,被八路军冀南军区包围,激战四昼夜。石率所部向北突围而出,旋即折而南向,奔赴濮阳。日伪军认为石部对陇海路大有威胁,一面派兵进刘口镇,一面用飞机进行轰炸。石感于在铁路北面随时都有覆灭之险,连电蒋介石请求越过铁路。
蒋介石对石的行为早有认识,其所以允许石部存在,主要是因为石部远在敌后,鞭长莫及,并借以抵制八路军,所以复电严禁南开。进退两难之际,石友三乃他的弟弟石友信和黄广源到开封会见了日本驻军司令官佐佐木,接受了所谓共同防共协定三条,大意是:1.互不侵犯,2.互通情报,3.互相协助。协定签字之后,日军以兵力单薄,无法控制沦陷区,指使石部进驻山东濮县及河北濮阳一带,石、日实行联防,对付八路军。
还在石友三与冀南人民部队表面友好之际,石部曾成立一个学生大队,以其亲随副官张鸿儒为大队长。这个学生大队因受当时政治部有些进步同志的影响,思想比较进步。后来这个大队不断扩大,先扩为教导团、(石友信任团长),石与日本订立防共协定时又扩大为教导师 (石友信任师长)。张鸿,儒对石的投敌卖国行为极为愤恨,密谋率部投入八路军。此事为石友信侦悉,石友三即将张鸿儒枪决。
石友三名义上辖有六十九军和新八军两军,实际归石掌握的只有一个六十九军,石、高之间本来就不融洽。石被八路军包围于下坡寺之时,曾几次发电高树勋求援,高答应派兵,可因被阻于途,未能到达。石以为高见危不救,怀恨于心。不久,石友三指使日军偷袭大陈楼,对高高树勋施加压力。高部被袭,伤亡极大。此后石友三的阴谋为高所识,高对石更加仇深。6月,石、高两部皆派人到后方接运供给,石部无恙,而高部又遭日军截击,阵亡了一个旅长。高怀疑事出石谋,气愤万分,发誓与他不共戴天。每逢总部开会,高即称病不来,而以参谋长或师长代理。石、高互不见面,整整半年之久。
遭活埋死有余辜
石、高矛盾逐渐加深的同时,蒋介石和石友三之间以及石友三和他的部下之间的矛盾,也日渐严重。蒋介石为了控制石友三,早先曾经给他派来一个政治部主任臧元骏。石与日军订防共协定后,蒋又派来一个高参李子强作为石的常驻顾问,还派来一个参谋(忘其姓名)充当米文和师的参谋长。蒋介石派来这些人,石当然知其用意,因此授意其总参议毕广垣(后改名泽宇)对臧、李等严密监视。但是,此时毕因为常常作为石友三的政治代表,与蒋介石方面接洽事项,早已为特务头子朱家骅所收买,毕广垣即乘监视臧、李之便,反与臧、李合谋对付石友三。石友信察到一些蛛丝马迹,向石友三进言,说毕等有谋反之嫌。石友三准备除掉毕广垣。毕广垣很快就知道了石友三阴谋,与臧、李密谋,外结高树勋,寻机杀石以除后患。
此时石友三亦感觉到自己已处于众叛亲离之境,曾向孙良诚(时任鲁西行营主任兼游击指挥)表示,需要在所部中设法消除隔阂,尤须与高树勋言归于好。孙良诚认为自己是高树勋的老长官(高树勋当新兵时,孙良诚是他的连长),便挺身出面担保,后即将石意转告高树勋。高树勋亦表示彼此都是共患难多年的老弟兄,还有什么不可解除的意见。因此,孙建议石友三最好先到高那里见面谈谈,石友三表示同意。
1940年12月1日早晨,石、孙和黄广源等带骑兵一连偕往高的军部所在地柳下屯。早8点到时,高率旅长以上人员迎之入寨。正在会议室谈笑风生之际,臧元骏亦跟踪而来,过门不入,径往会议室东跨院高太太房中去了。不多一会,高太太的勤务兵进入会议室对高树勋说:“太太有事请商。”高即一面吩咐赶快开饭,一面离室而去。高离开会议室半点钟后,突有手枪兵4人进入会议室,将石友三腰间小手枪搜去,把石架了出去。孙良诚见状,破口大骂,但高树勋避不与见。孙良诚无计可施,只好单独走了。
石友三被绑到早已备好的土坑边,他见事不妙,破口大骂,说高树勋反目无情。高哈哈大笑说:“不是我杀是天杀,不是天杀是地杀,不是地杀是蒋杀,一报还一报,罪有应得。你助纣为虐,出卖我中华民族,活埋了多少好人,今天让你也尝尝活埋的滋味吧!”一声令下,士兵将石推人坑中,随之黄土扑面而下。作恶多端、祸国殃民的大汉奸、火烧少林寺的凶手,在惨叫声中永远闭上了双眼。
文章来源于头条号:历史很好玩儿 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