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他出的主意 他妙答皇帝考问更令人折服

北大学霸谈高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北宋初年的著名大臣赵普,虽然在历史上有一些对他的争议性评价,但仍不失其为宋朝开国功臣和政治家的地位和身份。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他出的主意 他妙答皇帝考问更令人折服

史料记载,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他早年担任赵匡胤的掌书记。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元旦,传闻契丹勾结北汉入侵。宰相范质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赵普等人为赵匡胤出谋,托故不行,并将赵匡胤灌醉,然后以杏黄龙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在既成事实面前,从柴宗训手里接过“禅位”书,建立宋朝,成为宋太祖。

赵匡胤上位称帝,论功行赏,赵普辅佐有功,任为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建隆元年(960年)末,也就是赵匡胤初登皇位的头一年岁尾,在平定李筠及李重进“二李”叛乱后的一天,赵匡胤召见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赵匡胤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赵普的话还没说完,赵匡胤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

建隆二年(961年),赵匡胤鉴于当时已控制局势,马上采取了一些措施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他把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节度使。因为殿前都点检是他自己黄袍加身前担任过的职务,从此不再设置。由石守信接替韩令坤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留下石守信等将领叙叙兄弟情谊。有点醉意了,他向将领吐露做皇帝的苦处,说自己夜不能安,防范变乱,不及你们做臣下的高枕无忧。当石守信等表示誓死效忠时又说,假如你们的部下谋富贵而起寥怎么办呢?又说人生在世所重者不过多积金钱、田宅,为子孙立不可动之产业,多置歌妓美女饮酒作乐以终天年。我与你们结为亲家,大家相互都没有猜忌不是很好嘛?这一番话的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于是,第二天诸将领纷纷辞去军职,交出兵权,到地方做节度使去了。关于此事赵普的献策之功,自然是记在史册的。

赵普从赵匡胤出道开始,就是赵匡胤的幕僚。除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献计外,平定西蜀、南唐诸国,幕后都是赵普出谋划策,可以说,赵普是赵匡胤坐上龙椅、当上皇帝、坐稳江山的重要智囊。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他出的主意 他妙答皇帝考问更令人折服

网络图画

当初,赵匡胤地位卑微时,赵普即跟随他,赵匡胤得了天下当上皇帝之后,对赵普自然信任有加。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他的学问差得多。他当上宰相以后,赵匡胤常劝他读点书。赵普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从书箱里取书,认真诵读。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总是十分敏快。后来,家里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不过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也藏有嫉妒心,但能够主要以天下为己任。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一般人没法与他相比。赵匡胤信任赵普,赵普也敢于在赵匡胤面前坚持自己意见。

历史上,赵普与赵匡胤君臣之间留下一些趣闻:

有一次,赵匡胤和众大臣商议改变年号,一开始是想改为乾德,赵匡胤自己说,这个年号从古到今从没有用过。赵普在一旁称赞。而另一重臣卢多逊则说:“不,这是伪蜀曾经用过的年号。”赵匡胤闻言大惊,立刻下令史官检索,果然如此。赵匡胤非常生气,拿起毛笔在赵普脸上涂抹,生气说:“你怎么比的上他!”赵普回家,一晚上不敢洗脸,直到第二天对奏时,赵匡胤下令才敢擦去。

其实,决定年号,说年号从没人用过的是赵匡胤自己,赵普不过是随声附和,但是赵匡胤却在赵普脸上抹黑,一是掩饰自己的羞愧,二是也想乘机压一压赵普的骄气。

还有一次,赵匡胤问赵普:“天下什么东西最大?”赵普没有立刻做出回答,他心想,最大的当然不可能是某种有形的东西了。那么,应回作父母最大呢,还是皇帝的皇权最大呢?就在赵普还没考虑好答案的时候,赵匡胤又问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比其他物件都大”?

赵普搔首想了一会儿,双手作揖回答说:“世界上道理最大。”赵匡胤当即拍手称赞说:“对,对!道理是人人都要遵守的,就是我当皇帝的,也要服从道理,你回答得妙极了。”

有一次,赵普向朝廷推荐一个人做官。接连两天,赵匡胤没有同意。第三天赵普上朝的时候,又送上奏章,坚持要求皇帝同意他的推荐。不想,这下可触怒了赵匡胤。赵匡胤把奏章撕成几断扔在地上。赵普并没有被吓住,他跪在阶前,不慌不忙地把扯毁的奏章拾起来,放在袖子里。退朝回家以后,赵普把扯碎的奏章粘接起来,过了几天,又带着它上朝交给赵匡胤。赵匡胤方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再有一次,赵普要提拔一名官员,赵匡胤不批准。赵普就像前次一样坚持自己意见。赵匡胤说:“我就是不准,你能怎么样?” 赵普说:“提拔人才,都是为国家着想,陛下怎能凭个人的好恶专断!” 赵匡胤听了,气得脸色变白,一甩袖就往内宫走。赵普不能随便入内宫,坚持站在内宫门外,过了很久,赵匡胤见拗不过他,终于同意。后来证实,赵普推荐的的官员的确是名好官。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他出的主意 他妙答皇帝考问更令人折服

剧照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在被太祖因故罢相三年后,重新被赵光义邀出担任宰相。有一次赵光义和赵普闲聊,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

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箱,见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所以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便流传开来。

文章来源于头条号:掌心春秋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