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长安的香积寺战役

笑说娱乐V
最能够证明中华民族精神的,是历史文化改革中人民的起义,人民的不懈奋斗,人民的勇于创新。拥有着五千多年历史中国,从文化到文物在现代与别的国家相比都是遥遥领先的。当然每个国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在那个时代中,大多数国家的文化都是相通的,因为有着人跟人的相处,之间才会发生故事,因为有了故事所以才有了现在人们去探索的历史。历史是表示过去很多年前发生的事,它存在的目的,是不断让后代的世人们去发现过去所发生的真实事件。学习历史,是累积和拓展我们的知识,也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在小编的眼里,历史就像一个人,你越去了解对方,越去接触对方,那么你们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想要你们的距离不要隔得太遥远的话,那就一起去看看名扬四海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又有哪些举世闻名的历史吧。公元757年,盛夏刚过,唐肃宗犒赏三军,加紧了对安禄山和史思明总攻的准备与部署。九月,唐肃宗任命广平王李俶(李豫)为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二人率中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回纥太子叶护率领四千回纥兵马作为机动部队,在沣水以东的香积寺(长安南)以北横亘三十里,与安庆绪的叛军守将安守忠,张通儒率领的十万人马摆开了决斗的阵势。总攻长安,收复京师的战斗就要打响了。战斗一开始,敌人骁将李归仁出阵挑战,唐军前队逼近,没一会儿工夫,叛军不禁打,纷纷向后撤。唐军见敌人想跑,更是拼了命去追。岂料,叛军玩了一手阴招,左边杀出田乾真,右边冲出张通儒,两路夹击唐军。
遭到叛军忽然反扑,唐军阵势大乱。由于叛军原本就是驻守边境的唐军,以骑兵为主,占尽优势。眼见骑兵就要冲锋唐军阵营,在这危急关头,英勇的李嗣业振臂高呼:“今日若不拼死一战,必将一败涂地!”说完,竟卸下铠甲,光着臂膀,抡起大刀,冲向敌阵。叛军被其勇猛所震撼,唐军也迅速恢复阵脚,士气大振。在李嗣业的率领下,前军士卒各执长刀,列阵前进。李嗣业更是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军阵好似铜墙铁壁压向对方。李嗣业的士兵持什么武器,如此厉害?陌刀!陌刀是唐代步兵专用的长刀,它是一种双刃刀,长约三米,重量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十公斤多点,陌刀的特点就是锋利无比,“人马俱碎”。
霎那间,疆场上战马嘶鸣,刀枪撞击声,士兵呐喊声,冲上云霄。正当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之时,回纥兵如风卷残云般杀入阵中,叛军惊呼:“是回纥兵!回纥兵来了!”郭子仪不愧为杰出的名将,仔细观察对方,发现叛军虽然气势下去了,但仍然死战不退,似乎在等待什么?他叫来仆固怀恩,速速查看叛军是否偷袭王思礼的后军阵营。仆固怀恩赶到香积寺,如郭子仪所料,王思礼正与叛军交战,而且叛军人数居多,王思礼已处下风。仆固怀恩从后包抄,与王思礼前后夹击,大破叛军,二人联手杀向叛军的后方。此时,李嗣业和叶护已经稳稳占据上风。
郭子仪下令全军出击,这场血战从午时打到酉时,直到夜幕降临,叛军见大势已去,仓皇撤回长安城。战场留下六万多具尸体,唐军俘虏两万。唐军紧追不舍,广平王却见敌人溃散,传令收兵。仆固怀恩大为不解,李俶说,一来穷寇莫追;再者,我军将士疲惫,休养一阵吧。仆固怀恩据理力争:敌人失魂落魄,我们一鼓作气就可拿下。此时不追,必留下后患。要不,你给我五百人马,我一定将他们全部捉回来。广平王还是一意孤行,坚持己见,仆固怀恩不好再说什么。香积寺一战打出了唐军的威风,安守忠逃入长安后不敢过夜,连夜就逃跑了。李俶一听,尴尬万分,看着仆固怀恩,悔不听将军之言。
当唐军进入长安后,城内的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他们欢呼着,雀跃着,为从此结束朝不保夕的动荡生活而庆幸,为摆脱野蛮铁蹄的蹂躏而欢庆。长安城的百姓的确应该欢庆,因为长安城比洛阳城幸运,他们躲过了一场浩劫。原来,回纥兵在攻入长安城后,叶护就提出要李俶兑现当初唐肃宗的许诺,即掠取城中的金帛和女子,有名言为证:土地士庶归大唐,金帛子女归回纥。李俶好言相劝,刚刚收复西京,若马上大举俘掠,则东都之人就会皆为贼固守,收复东都就不容易了,愿到东都再履行约定。叶护想想,行,等到了洛阳再抢吧。看到这里,你是否会想在历史的海洋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吗?看到历史的河流在源源不断的摆在世人面前,越来越多的文明也被现代人们不断发掘着,是感动还是痛心?先辈,是我们这世上最值得尊敬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创造力,精神都是现在世人无法相比的。我们能为他们做的便是尊重他们的遗址,保护他们的遗物。中国不会再面临着灭亡,但是时代的我们都要正确去看到历史的教训,看待国家受到的凌辱。国是大家的,有了先辈人的起步,我们更应该为国家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国家永远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