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影院上座率进一步放宽,“100%上座率”还会远吗?

一起拍电影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作者 / 吕世明

虽然在9月15日,我们没有迎来国庆档的统一预售,却等来另一条对于全电影行业的好消息。

昨晚,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相关部门发布了《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第三版)的通知(以下皆用《防控指南》简称):在防控得当的基础上,原则上上座率可以调整到不高于75%。这也意味着从恢复最初的30%到目前的75%,我们足足经历了有2个月。

回想复工后大家所经历的“噩梦”,甚至不亚于等待复工的那段时间。眼看着曾经那些呼声极高的复映片,并没有迎来票房头彩,作为首部公映的国产商业大片,《八佰》上映时又面临着上座率限制的尴尬。

终于,即将来到的国庆档上座率调整到75%,进一步的放开限制,也意味情侣和一家三口观影也不用面临着隔座的尴尬,亲朋好友、同学&恋人们终于可以一起观影了。

从30%到50%用了一个月,到75%又是一个月,那么我们距离彻底放开还有多久呢?

三个时间 三个变化 三种态度

梳理一下不难发现,从复工开始到现在,发行放映协会一共发布了三版《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以下均简称《防控指南》),发布日期均在每个月的中旬,基本上是很稳定的。

换个角度来看,第一版《防控指南》参考了很多公共营业场所的规定,只不过针对电影院的特殊属性做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我们要庆幸内地在复工两个月的时期内并没有发生一起在在电影院观影(也包括其他公共场所)而造成的感染。

当然近两个月内地除了新疆和大连之外,源发性的感染几乎为零,输入性又是一种闭环状态,因此甭说在电影院里面,其他人流更密集、接触更频繁、亲密度更高的场所也没有发生一起感染。

▲《防控指南》调整的部分

三次《防控指南》都是六个方面、19个小点,整体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12-14条规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总的感觉是逐步一点点的松绑,虽然不是一步到位,还算及时让《八佰》的总体能量有效的释放了。

很多业内外人士还是会不理解为什么不能一次性放开,甚至还有极端的想法表示如果在3月底就恢复,那么现在内地的票房说不定已经到达200亿了,更何况除了北京、大连和新疆一些反弹之外,内地的疫情基本控制的非常理想。

但换个角度看这个事情,就会发现之所以最后被“释放”,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保守导致的,更多电影行业的特殊性和受到社会的关注度更高。虽然电影绝对属于一个具有壁垒的行业,但他又属于谁都可以插手过问的行业,起到一个彻底的表率作用还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三个时间的三个变化,表达了三种态度,能够100%配合全国的疫情防控,并做到行业内外并没有成为疫情防控的负担,且用一种一步步试探的步骤来应对,这足矣让所有针对电影行业总是利欲熏心的人心服口服,没有在对电影行业存在任何的埋怨和曲解。

电影行业在中国,可能一直都饱受非议,但通过今年后疫情时期在防控和电影发行&放映方面我们所呈现出的状态,其实是足可以让相关部门、影城和院线以及影迷对未来的电影市场恢复信心,只要有足够好的影片,在疫情控制得当的前提下,我们将会持续几年在全球都处于领先的地位。

防控得当 国片稳定 信心恢复

“当《八佰》冲出去之后,所有的问题基本就都不算问题了。可以想象如果《八佰》是在上座率不受限的情况下公映,累积票房可能早就突破30亿大关了。

某位院线经理和拍sir聊到最新的《防控指南》时,不仅唏嘘慨叹《八佰》的小遗憾,作为较早复工的他们,从第一天便开始期待能有一部国产片出现来彻底的改变面貌,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大家的确是一种煎熬。

观众的支持才是《八佰》能够获得成功的基石,中国电影能够用《八佰》恢复市场的信心,更多还是基于了所有人对国产电影的自信。根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像《八佰》最终已经送达到相当高级别的领导那里,他作为排头兵恢复市场,不是一个人就能决定,同样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而被否定。

通过一个月的试探,伴随《八佰》的上映,我们终于把上座率调整到50%,如果影城的经营者聪明一点点、灵活一点点,是完全可以根据规则让情侣、朋友和家人(两个人)做到一起的,防控得当的前提下,不仅仅是片方能够有信心把影片投递出来,更多的观众也有信心回到电影院。

当然,今年七夕作为复工后票房的峰值,说明在特定时段上,即便有限制措施,大家还是愿意和朋友回到电影院,复工后事实也证明了国产片本身仍旧保持了足够强的竞争力,后续《信条》和《花木兰》在市场逐步恢复的前提下,仍就体现出近两年进口片的疲态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比来看,在最新的《防控指南》发布后,影城经理更多表现出强烈的自信和信心,毕竟即将来到的国庆档所有的国产片都是在之前曾经被市场肯定的类型,进一步的放开限制,不仅仅是对影城方面,也是对观众的信赖。

当然,对于很多仍旧未能开业的中小影城而言,如果不能在今年国庆打开大门迎接影迷,那么他们倒闭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根据媒体方面的透露,去年票房排名靠前的部分影城也没能熬过疫情。其实即便没有疫情,很多营业年限较久的影城,也面临设备老化、租金上浮和物业方面的问题,淘汰他们的可不仅仅是疫情。

万事俱备 只待东风 恢复有望

其实大家所担心和所疑虑的问题并不是杞人忧天,毕竟电影行业是最后恢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通过三次的《防控指南》的变化,我们还是会多少摸到一些门道。

如果强行要求在国庆档恢复到100%的不限制,首先一个首要问题便是,目前规定的75%和不限制的100%究竟到底会差多少?

其实无论限制30%,还是50%或者75%,对于现在的影城管理者,只不过是需要在售票软件上做一个简单的操作,其实当限制上座率50%时,对于票房的影响已经不那么显著,问题还是在大家的信心的恢复方面要有一个过程。

三次《防控指南》每次间隔一个月是有科学依据的,隔离两周再加两周,这个时效性足矣说明疫情在逐步趋缓,风险肯定还会存在,但行业恢复的迫切性已和观众需求的紧迫性已经完全大于这一点点可控的风险,目前国外部分地区的疫情反弹也没有一例是因为看电影而形成的,更多还是这些国家政府层面和民众心理的轻视。

那么从30%到50%,再到即将实施的75%,这并不是一种挤牙膏,而是相关管理部门的一种鲜明的态度表达,如果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证明了电影院的安全性,不仅仅对于国内电影市场是重大利好,同样对于更多国家的电影市场的恢复也很重要。

中国电影和新冠疫情博弈到今天,基本可以说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无论是国产片《八佰》《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对其他进口片完全的压制,还是从票房恢复的速度来看,现在可能大家只是在等待有更多头部影片勇于抢滩登陆了。

如果国庆档能够平稳恢复到去年同期的八成以上,这对于电影局和相关主管部门,以及一些积压已久的影片而言,大家都会有更强的信心回到大银幕上,毕竟现在观众、影城和院线端的热情已经被逐步调动起来。

目前阶段的票房低迷,更多还是缺乏足够吸引力的影片出现,这也使得我们仅用改变上座率的方式并不能完全将市场烧热,国庆档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仍然是对市场的一种保护,通过这次考验,相信无论是业内外都会对后续彻底放开有足够多的信心。

其实现在的风险和压力,包括舆论方面的声浪已经开始向制片方转移,大家已经不太关心每天的票房有多少,大家更关心下一个扛起市场重任的影片是谁,谁能成为今年有一个《八佰》。

正如现在几乎没有几个人会盯着国内外的疫情看,当大家不再讨论疫情对工作生活和学习有什么重大影响,大家势必会以更大的期待看到希望的电影,这也就会促使市场的进一步恢复正常,也许在国庆档之后,让市场彻底放开的《防控指南》就会颁布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