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吕之后,为什么是汉文帝刘恒当皇帝?

小静turboxiao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除去汉惠帝之外,其余七个儿子只有四子代王刘恒是唯一活了下来的儿子。在功勋集团铲除诛吕之后,在当时宗室集团里最有资格继位的是两个人,齐王刘襄(刘肥的儿子)。再就是代王刘恒。但最终功勋集团选择了刘恒。
齐王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在诛吕过程里,刘襄居中联络代表宗室与功勋集团联手斩杀诛吕立功至伟。此时,刘襄与亲弟弟朱虚侯刘章实际上控制了京师长安。在功勋集团讨论皇位继承的问题上,刘襄声望最高。也有朝臣举荐,但这个提议遭到堂兄刘泽的反对,说齐王刘襄的舅舅驷钧为人霸道狠毒,又言刘襄其母为人专横,如果立刘襄为帝,那岂不是吕雉第二?外戚专权又要重演。(“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舅驷钧,虎而冠;即立齐王,复为吕氏矣。”)刘泽的话得到了功勋集团的认同,可见刘襄母系一家的名声确实不佳,而刘襄就此失去皇帝之位,第二年刘襄就郁郁而终。再就是在刘邦有儿子尚在的情况下,跨辈继承帝位于礼不和。
而代王刘恒远在千里之外,于诛吕无尺寸之功却能被功勋集团推举为皇帝。最重要原因在于他是刘邦唯一健在的儿子,这是他最大的资本。第二就是刘恒母子为人低调,尤其是薄姬过于“渺小”简直被吕后给忽视了。刘恒母子从来就没有收到刘邦的喜爱和重视。这也就避免了刘恒母子被吕后的迫害。长大以后刘恒在封地广施仁义,名声很不错。给功勋集团们留下了谦谦君子的形象。
再有一点是刘恒之母薄姬娘家没实力,不许外戚干政是功勋集团唯一标准,功勋集团绝对不会允许出现第二个吕后,(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况以仁孝闻天下乎”)这也是刘襄失去帝位原因。由此可见刘恒继承皇位,是最恰当和最符合要求的。还有一个不能明说的原因,刘襄很有才能文武兼资。不利于功勋集团控制,如果刘襄做皇帝,功勋很有可能遭到二次杀戮。而刘恒老实低调。没有政治根基。有利于功勋集团的摆布,这些人不会失去权势。在平衡各方利益的考虑考虑之下。刘恒就成为西汉实际上的第四位皇帝。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