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佩服你们这些人,表又买不起,懂得还挺多!”

懂表帝App官方微博
前几天,我们小编集体的尊严被无情地践踏了。
此时此刻,我提笔的双手依旧还在颤抖。
某位表友,在后台直接对我们开怼:
就羡慕你们这些买不起表,又懂得还***多的人。(此处省略两个字的脏话)
我的人生也是第一次遇到,懂得多居然还要受到鄙视。
而且,他还不忘落井下石,花了很多笔墨给我们分享了一个段子。
在某个劳力士柜台上,一个年轻白领跟服务员连续扯了几个小时,从品牌历史一直侃到了机芯构造,聊得不亦乐乎。
还不时指点一下旁边对手表一窍不通的中年人,眼神语气里还带着一些轻蔑与不屑。
最后,中年人参照了年轻白领的意见,不到十分钟,便挑了几块劳力士的表款匆匆离开了。
而年轻人的嘴巴还是不听使唤,喷薄而出的卖弄欲让服务员终于忍不住了,直接开口问他:
先生,您是个行家,以您的意见,您对哪一个款式更感兴趣呢?
年轻人嘴巴咧开的幅度霎时间恢复了原状,停顿了好一会,挠了挠头说:
劳力士是暴发户才戴的,我没兴趣。
于是,便摇头晃脑离开了柜台。
故事到此结束,表友最后来了一句点睛之笔——
货比三家的是穷人,富人只需一键下单。
其实,这位表友不是个例,身边很多行内的人以自己多年的经验,也认可这样的言论。
富人根本没有时间研究这些——
生意场上每天一堆事情已经焦头烂额,哪还有时间研究手表那么复杂的知识。
富人觉得没有必要——
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钱,还需要货币三家吗?全部买回来就行了。
只要有钱,就能找到牛逼的专家,问人家的意见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自己懂。
富人觉得不需要懂——
类似手表这样的奢侈品,最重要的是用来彰显自我的身份,至于懂不懂它,完全不重要。
但是,我不这么觉得。
著名的广告公司奥美,之前有一则广告作品广为人知。
作品的名字叫《我害怕阅读的人》,我对里面的一句话感触颇深:
我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
当不懂一件物品的时候,我们对它的认知是苍白的。
我们无法建立与它之间的感情联系,它纯粹就是一件“身外之物”。
1
很多人眼中的富人,买手表有三大特点。
第一个是,认准大品牌,必须是妇孺皆知,且一眼就能认出那种。
例如无论是内行还是外行,看到它禁不住大叫的劳力士。
亦或者富豪的象征,人称表王的百达翡丽。
哪怕是暴发户才戴的理查德,也足够有辨识度。
第二,越贵越好,把几套房子戴在手上沉甸甸的感觉就是舒服,还能充当一张移动的资产证明书。
譬如,500万的理查德骷髅头。
2000万的“表王之王”百达翡丽6002G。
第三,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走。
只要是大家觉得好的,不假思索便把它拿下。
不仅仅是买表,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他们的行为也都是一以贯之——
譬如买房。
一定要选最好的地段,升值空间要大。
全程委托最牛逼的设计师,用最贵最保值的材料,富丽堂皇的装饰。
他们很少思考居住空间的本质是什么,怎么让自己过得更加舒适,生活更加精致有味道。
如果不求甚解,其实就是在暴殄天物——
网友@为表而生说,他之前参加一个表友俱乐部组织的一次境外旅游,别提多糟心了。
全程都是走马观花,每到一个景点,唯一能发出的感慨就是:
哇,好看,嗯嗯,不错。
紧接着就是互相催促,赶紧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网友说,觉得他们挺可悲的——
拥有了一切,却似乎什么也没拥有。
当然,也有人觉得,他们明明也能从中获得愉悦。
譬如,炫耀时获得的快感——
可以让身边所有的朋友都知道,全世界的热门景点我都去过,这世界最有名,最贵的腕表品牌我都戴过。
网友@表大大说,当他开始赚钱的时候,就恨不得每天都找朋友聚会聊天,利用各种手段让别人知道自己有钱。
每个人都朝思暮想都希望得到的东西,他们肯定要得到——
表友@迷恋思提到,之前买皇家橡树,完全是奔着它的名气去的。
如果花那么多钱买一款别人都不知道的品牌,他觉得会很不值。
还有一群人,与其说他们在购物,不如说是在做投资——
需要考虑它的保不保值,未来能不能升值,有没有炒作的空间。
物品能不能带给他们愉悦感,完全依赖于外部条件——
市场环境能否带来升值空间,亲朋好友认不认识它,知名度高不高。
这些所谓的“富人”,他们购入的是一副精美的皮囊,却对它有趣的灵魂视而不见。
他们获得的愉悦感是简单粗暴的,是短暂的,是稍纵即逝的。
毕竟,和物品独处的时间要比在外界展现的时间要多得多,如果不能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2
之前看到网上有人分享过一个概念,名字叫“单位时间感受密度”——
同样的一段时间里,品味同一件事物,每个人能获得的感受密度是不同的。
而这种不同,取决于每个人对这件事物的了解程度。
之前在某个表友论坛里,有位资深的腕表玩家分享了他的经验——
他刚开始戴表的时候,关注的都是腕表的品牌,知名度,价格够不够有档次。
有一次,在一本腕表杂志上看到一款很钟意的手表,一看价格才5000多,咬咬牙还是决定放弃。
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文章,内容是讨论一万以内的预算能入手什么手表。
他总是觉得好笑,认为一万以内的手表根本就不值一谈,戴出门只会被人耻笑。
后来,随着自己对腕表的品牌历史,以及机械工艺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心态慢慢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在,他能感受到每款腕表身上不同的气质——
能想象到制表师创办品牌时的历史背景,在昏黄灯光下雕琢每一个精细部件的场景。
这种愉悦感是无时无刻的,单位时间能获得巨大的感受密度,是那些“富人心态”无法比拟的。
所谓的富人,获得的不过是偶尔的虚荣感罢了。
网友@清风说,自己买了新家,每一样家具都必须自己亲自购买。
平时出差或者和老婆出去旅游的时候,都会买一些当地的纪念品放在家里。
每一件物品都如同一块记忆的碎片,组合起来就是我们人生的整副图景。
同理,如果你对一件物品蕴含的知识足够了解,就相当于赋予了它一些意义。
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脑子里会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些画面,让心理得到丰富的感受。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