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

让别人信服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朝代,仅仅出现了一个盛世,就是人们熟知的康乾盛世。现如今看来,康乾盛世的争议是非常大的,根据清史稿等清朝史籍资料记载,康乾盛世是非常辉煌的,百姓安居乐业,可是在传教士的资料中,就是另一个景象了。

现如今的人们对康乾盛世存在争议,甚至是出现了专门研究康乾盛世的书籍。清朝时期,康乾盛世在当时是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样的事没有记载在清史稿中,但是这样的事记载在了传教士的书中。那么在康乾盛世中,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

康乾盛世的真实情况已经是不得而知了,不过根据现如今的史籍资料记载来看,康乾盛世绝对没有清史稿中记载的那么好。清朝时期,人们花的钱叫做白银,那么在当时来说,一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呢?在康乾盛世的记载中,每一家都是非常富裕的。

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

如此看来,康乾盛世的富裕恐怕是子虚乌有的。要说当时的一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就要看当时的物价和白银购买力了。白银的购买力和当时的物价水平是最好的标准。那么在当时来说,清朝的物价和白银购买力如何呢?清朝初年,物资匮乏。

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

这时候的物价如何呢?以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大米为例,清朝大米以“合、升、斗、石”为单位,同时是采用十进制。清朝初年,物资匮乏,当时的物价肯定是比较高的。《榕城纪闻》记载,顺治年间的大米物价是“米每斗三钱,每斗一钱三分。”

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

到了康熙时期,清朝逐渐稳定,米价就开始变得便宜了。古代的时候,没有高科技的辅助,能够有大米收成,肯定是非常好的。假如一个王朝的耕地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王朝肯定会动摇,甚至是出现农民起义。明末时期的李自成就是例子。

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

当时的明朝没有粮食,其次国库空虚,于是导致了农民起义的出现。康熙肯定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在历朝历代中,衡量米价的价格,是测定一个王朝稳不稳定的一个因素。不过一旦遇到灾荒,那么米价肯定是还会上升,不过大部分王朝都建有粮仓。

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

到了康熙三十五年,米价已经降到了每石二钱。这样的物价与清朝初年相比已经是大大降低了。也正是在这一年中,清朝出现了罕见的旱灾,于是到了后年米价又上涨了。为了能够保证食物,于是清朝决定从现如今的泰国进口大米。

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

有了泰国的大米,清朝的米价逐渐降低。每石大米最高也就在一两、九钱、八钱,一石大米在一百五十斤左右。由此说来就不难推断一万两白银的购买力了。可是到了乾隆时期,清朝的米价逐渐上升,这时候的清朝再也没有了顺治、康熙时的物价。

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

乾隆时期,物价不断的上升。根据《履园丛话》、《林则徐日记》等记载来看,到了19世纪时,米价涨到二两白银一石的价格。足足比顺治、康熙时期翻了一倍。到了清末时期,一万两白银连保证一家老小的吃饭都成问题。看看史书的记载就知道。

《庚子计事》记载“刻下白米每石银十两,粗麸白面每斤银五分。”也就是说每石大米达到了十两白银。在清末时期,一万两白银连一家人都养不活,除了购买大米之外,还会有衣食住行中的任何一个,每一个开销都是需要白银的。

那么一万两白银在清朝时期属于什么水平呢?这个可以根据清朝官员的俸禄进行估算。清朝时期,一品官员的俸禄不过180两白银,这样算来,一万两白银肯定是天文数字了。其次在总督一级的官员中,他们的收入会很高,一般情况下一年能够达到一万五千两白银。这样算来,清朝时期一万两白银不属于顶尖富豪,但是也绝对是富裕家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