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望门投止思张俭:谭嗣同的这句诗中隐藏了一个汉末版的龙门客栈!

舊人離恨天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维新志士谭嗣同绝命前曾于狱中就粉墙作书:“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的后两句狂傲霸气,广为流传,表达了谭嗣同为维新变法坦然赴死的决心,前两句则不那么出名,它表达了谭嗣同希望康有为、梁启超在流亡时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义士的保护,并像杜根一样能忍死待机完成维新大业。

谭嗣同狱中题诗

那么张俭又是谁呢,“望门投止”又是怎么回事?原来“望门投止思张俭”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名士张俭逃亡时士人竞相保护并慨然赴死的事迹。

话说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时,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士人集团对此非常不满,因此与把持朝政的宦官集团进行了殊死之争,史称“党锢之祸”(是不是有种明末的感觉)。张俭也在党锢之祸时声名鹊起,成为士林代表,史称东汉“八及”之一(一说为“八俊”之一,当时有“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皆品德高尚之名士)。

望门投止思张俭:谭嗣同的这句诗中隐藏了一个汉末版的龙门客栈!

宦官专权

时有中常侍“侯览”,专横跋扈,贪婪放纵。建宁二年,侯览的母亲去世,候览回到山阳防东老家为老母发丧,大肆修建陵墓。这厮也是个奇葩,竟然还预先为自己修造陵冢,掠夺了他人大量的宅地。所谓冤家路窄,张俭当时正担任山阳东部督邮,侯览老家正在他的治下。作为士林代表,张俭毅然检举弹劾侯览,请朝廷诛杀之,然而奏章被候览扣押。

张俭一不做二不休,再次检举,并查抄了候览的寿冢和家产。侯览再次扣押了奏章,两人因此结下死仇。若是在明朝,厂公就要出动捉人了,但现在是东汉,太监们还没想起建立自己的武装。候览只好唆使张俭的同乡朱并告发张俭结党,于是朝廷下令逮捕张俭等人。

望门投止思张俭:谭嗣同的这句诗中隐藏了一个汉末版的龙门客栈!

缉捕张俭

按照之前张俭表现的豪情万丈,估计大家都觉得他应该像影视里演的那些忠臣义士一般,当面怒斥大太监候览,然后从容赴死。然而令大家失望了,他逃跑了!

张俭选择了四处逃命(康有为VS谭嗣同,张俭VS李膺,呵呵,何其相似也!李膺,八俊之一,党锢之祸时坦然赴死。不知谭嗣同吟诗时心里是否也有类似的对比),从而引出了本文的真正主角,在追捕中挺身而出的士子们,他们一起演绎了一首汉末士子的侠情悲歌。

不得不说,面对死亡的威胁,张俭逃跑的很没品,他应该清楚收留他的人的下场,但仍然木然的选择了从熟识的一家逃到另一家(应该都是士子,如果是豪侠的话,估计就有刀光剑影的武戏了)。果然,士子们敬重他的名声,都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收留他,最终导致他所投靠的地方,有几十人遭受极刑,宗亲灭绝。连孔融兄弟都双双被捕入狱(两人上演了兄弟争相赴死的感人一幕,与之相比,张俭显的何其猥琐!)。

一路狼奔鼠窜,张俭逃到了李笃家。厂公,咳咳,外黄令毛钦也率兵追捕至此,将张俭堵在了龙门客栈,啊,不,堵在了李笃家。李笃知道毛钦仁义,于是试探他:“钦!你是个好人,张俭知名天下,你忍心拘捕他吗?”毛钦果然道:“啊~,笃!你多虑啦,我也是俭哥的粉丝,只是过来看一下偶像而已,仁义之人又不是只有你一个。”

于是毛钦转了一圈就回去了,张俭也在李笃的护送下逃到了塞外,为这场东汉版的“龙门客栈”划上了句号。估计侯览知道这事,要气的吐血。果然,外人就是靠不住,要是有厂公在,小小张俭怎么可能如此大费周章。

望门投止思张俭:谭嗣同的这句诗中隐藏了一个汉末版的龙门客栈!

还得靠我们啊

显然,“望门投止思张俭”歌颂的是那些冒死收留张俭的仁人志士,而不是张俭。这些士子乃至放他一马的毛钦展现出了春秋时“士”的大义,前仆后继,悍不畏死。

什么原因呢?本人以为:首先,宦官专权,压制了士人的上升渠道,士人自然愿意以命相搏;其次,汉朝由于察举制,士子非常重视名声,如果不收留名满天下的张俭,那么名声就臭了,很难在士林中立足;最后,汉代士人可没有迂腐气,而是犹存古代燕赵慷慨悲歌之士遗风。要知道,董仲舒可是《春秋公羊传》一脉,讲究快意恩仇,因此当党锢之祸的腥风血雨弥漫时,士人的悲歌也就分外高厉激昂!

发布于:山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