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鸢都一青天,板桥画竹震潍县

1 / 31 闲暇之余去参观了潍坊郑板桥纪念馆,学习了一些郑板桥在潍坊任县官的一些生活趣事。欣赏了郑板桥的书画青竹,还有脍炙人口的难得糊涂的真理。。。。。。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2 / 31 石上刻竹,栩栩如生。
3 / 31 碑上的字都是那么娟秀。说实话俺文化太低,有些字都不认识啦。
4 / 31 完整的的青石碑,沧劲有力的大字。
5 / 31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6 / 31 他的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7 / 31 善于画竹子的郑板桥,把竹子画的惟妙惟肖。
8 / 31 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牌楼北路2号。1983年11月为纪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而建立。
9 / 31 1993年11月新建馆舍为古典式建筑,迎门为大型花岗岩郑板桥全身塑像、郑板桥兰竹石大理石壁雕。该馆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闵贞、郑銮、刘熙载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
10 / 31 郑板桥还有很多以兰花为主题的画,也表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借题画诗发挥,寓意对各种各样事物的看法。如:有的借兰花特征,透溢出做人胜不骄、败不馁,持平常心态的胸臆,题画诗云:“兰花与竹本相关,总在青山绿水间,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顽。”由兰花让人产生联想,做人要像兰花一样幽静、持久、清香,不浮不躁,不争艳。
11 / 31 郑板桥书法作品的章法也很有特色,他能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
12 / 31 毛主席也充分肯定了郑板桥的丰功伟绩。
13 / 31 红木桌椅
14 / 31 老式太师椅,这个应该是高仿的。
15 / 31 奇石怪木嶙峋物,兰竹字画耀千古。
16 / 31 石质器物无处不在。
17 / 31 各大家的文人墨客评语
18 / 31 闲来围棋一局
19 / 31 潍坊名吃------朝天锅
20 / 31 潍县县衙
21 / 31 后记传说
22 / 31 石头对联,妙语横生。
23 / 31 这四个字是多么威严。
24 / 31 娟秀翠竹壁上观。
25 / 31 古老洁净的小门楼,两座石狮子互相对应,黑色的油漆木门上刻着一副对联。青石台阶整整齐齐的坐落有序,这就是典型的古代小康社会的住家吧。
26 / 31 石阶青石上,欣赏这灰砖灰瓦与白墙,似乎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27 / 31 一副对联包含了人间疾苦。
28 / 31 一副对联看出了世间百态。
29 / 31 清朝官员的级别服饰是根据官职的大小,来决定服饰的图案的。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
30 / 31 请问大家这个牌楼是啥意思?有知道的吗?
31 / 31 在瞻仰一下郑板桥先生吧。一首难得糊涂的经世名言让我们受用了几辈子啊!
说说你的看法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