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蔡徐坤“代言”《狮子王》?流量时代的操作越来越让人迷惑了

娱乐泛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品牌君认为,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是流量明星不能代言推广的了。

迪士尼真人电影《狮子王》于近期上映,中国宣传方便请来众流量明星来为自己推广,在这群推广的流量明星中,就有曾经让虎扑直男“疯狂记仇”的蔡徐坤。

蔡徐坤又一次“跨界推广”

代言NBA引起的争议还没有彻底消散,蔡徐坤又开始“跨界推广”了,这一次他“招惹”上的是迪士尼的粉丝们。

在迪士尼“真狮”电影《狮子王》上映的前两天,微博的开屏广告上突然出现了这样一张图:

蔡徐坤“代言”《狮子王》?流量时代的操作越来越让人迷惑了

品牌君看到这里忍不住迷惑了,《狮子王》上映,这和蔡徐坤有啥关系?是蔡徐坤给中文版配了音吗?中文版主题曲是蔡徐坤唱的吗?品牌君特意去查了一下,都不是。只是在电影最后的宣发档期,中国电影团队使出了“流量明星”这一古老的营销套路而已。

在#像辛巴一样勇敢成长#的话题里,片方分别邀请了蔡徐坤、李易峰等当红流量明星加入其中,分享他们与狮子王“辛巴”的成长故事。作为其中一位推广人的蔡徐坤,自然担当起了引流角色,他不仅发了一篇带话题的《狮子王》相关微博,还将自己的微博封面图更换成了《狮子王》。

蔡徐坤“代言”《狮子王》?流量时代的操作越来越让人迷惑了

▲蔡徐坤微博封面

蔡徐坤“代言”《狮子王》?流量时代的操作越来越让人迷惑了

▲蔡徐坤新浪微博截图

片方为了让蔡徐坤与《狮子王》强行扯上关系,使出了“蔡徐坤像辛巴”的营销套路:截一张辛巴的图,再配一张蔡徐坤同款表情或同样角度的图,称两者相似度“极高”。具体操作如下:

蔡徐坤“代言”《狮子王》?流量时代的操作越来越让人迷惑了

▲感受下有多牵强

一位网友评价迪士尼中国本次的操作:一部最需要路人缘的电影,却请来了最败坏路人缘的流量。

那么,迪士尼中国这次的宣发策略问题出在哪里呢?首先,它得罪了部分《狮子王》的原粉丝们,有人甚至写了一篇全英文的信给迪士尼,强烈控诉了迪士尼中国对《狮子王》的宣发策略;其次,请流量明星推广电影,并不能为其增长多少票房,充其量就是在社交平台上增加一点话题度;最严重的是,让一些本来想去看的路人,看了宣发后就不想看了。

蔡徐坤“代言”《狮子王》?流量时代的操作越来越让人迷惑了

蔡徐坤“代言”《狮子王》?流量时代的操作越来越让人迷惑了

被流量带偏的畸形市场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一个IP想要“出圈”,吸引更多的粉丝,纷纷选择向流量明星靠拢。

蔡徐坤“代言”《狮子王》?流量时代的操作越来越让人迷惑了

流量明星自带的话题度的确很高,你说他们去代言一个手机品牌、美妆品牌,品牌君觉得十分合适,毕竟受众群体都是差不多的。可像进口电影、NBA也来找流量明星做宣传,就显得有点“强行配对”了。

除了《狮子王》以外,中国宣发团队利用流量明星来做话题的案例其实还不少。

蔡徐坤“代言”《狮子王》?流量时代的操作越来越让人迷惑了

▲“声音出演”四个字相当小

《千与千寻》在中国重映,官方放出了由周冬雨、井柏然等配音演员拍摄的海报,迷惑了很大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品牌君身边还真的有人以为这是中国明星拍摄的《千与千寻》真人版;《复联3》在中国上映,晚会上却请来张杰、陈奕迅等中国明星站C位,电影主创甚至还要让位给他们。

在品牌君看来,未来应该还有更多的IP会选择让流量明星做代言或宣传,而观众们也只是会在一开始对这种营销行为进行吐槽,当一切都成为习惯后,片方、观众、宣传方都会对此表示纵容的态度,那未来,必定会一发不可收拾。

各行各业的品牌或IP们似乎越来越搞不清楚自己的受众是谁了,只是一味向流量、向赚钱低头,以请流量明星的营销方式,得罪自己的核心受众、把可能成为自己受众的用户往外赶。传播数据是上去了,最需要的口碑却下滑了。

这不是一个只看数据的时代,各位品牌或IP,在请流量明星做代言之前,麻烦还是先做做市场调研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