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兵团4个军长3个被俘,另一个原可以成起义将领

卯时辰月
淮海战役先后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第三阶段围歼杜聿明集团。其中,黄维兵团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兵团,它由4个军组成,共计12万余人。在双堆集战役中,4个国军军长结局如何,为何说他最傻?
第十军军长覃道善,黄埔四期毕业,一直在陈诚嫡系部队18军任职,先后从排长身为师长。内战爆发后,他从18军副军长调任整编第3师师长。
淮海战役前,他出任第10军军长,划归黄维12兵团节制,并从河南开赴淮海战场救援黄百韬兵团。由于黄维的犹豫,加上蒋介石的错误战略,导致整个兵团遭到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一部的围困,最终不敌遭到俘虏。在监狱改造13年,于1961年12月特赦释放。
第十四军长熊绶春,黄埔三期毕业,淮海战役前被任命为第十四军中将军长,跟随黄维奔赴淮海战场。由于熊绶春也不愿打内战,在陈赓的争取下,熊绶春准备战场起义。但熊绶春但异常举动被副司令胡琏发现,导致起义受挫。最终没有等到最后的起义,在解放军发动总攻时,他阵亡了,成为最傻的一位将军。
第十八军长杨伯涛,黄埔7期毕业,一直在陈诚嫡系部队18军任职,成为“土木系”后期骨干。淮海战役前被任命为18军军长。这支部队是陈诚赖以起家的部队,很多国军高级将领都从这支部队走出去的,而且18军是五大主力之一。
18军的覆灭与黄维的朝令夕改有直接关系,当初杨伯涛多次建议他都不听,一味准守蒋介石的命令,让18军深陷包围之中,最终遭到全歼。杨伯涛想跳河自杀,最终因为水太浅没有死成,被发现后遭俘,到1959被特赦。
第八十五军长吴绍周,是国民党的杂牌军将领。他是战场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抗日时期阻击日军一点也不含糊。内战爆发,他出任12兵团中将副司令兼85军军长,在双堆集遭遇解放军围攻。于是,他与胡琏、黄维各乘坐一辆坦克出逃。
胡琏和黄维先逃走,把桥给碾压坏了,吴绍周的坦克只能搁置,想着怎么也逃不出来,于是就让卫兵找解放军投降。抗美援朝时,他写了一份六万余字的资料《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给志愿军参考起到一定的作用。1952年得到宽大处理,没有想起他任进监狱改造,后任湖南参事,安享晚年。
黄维兵团四个军长可谓是全军覆没,四个军长有三个成为俘虏。其中一个熊绶春是最傻的,他原本可以成为起义将领,就因优柔寡断导致丧命。而吴绍周态度是最积极的一位,或许因为是杂牌军出身,没有蒋介石杀身成仁的思想,还能为新中国做贡献了不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