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失控你注意到了吗?心理学:这是“情绪饥饿”导致

JoJo妈育儿523
在生活中总会见到一些发脾气的孩子,有的家长照顾到了孩子的感受,而有的家长完全照顾不到孩子的感受,只会给出一些看似有用实则一点用都没有的建议,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暴躁心理。这样的情况长久以来只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我国每年的心理疾病咨询量都在上升,实际上很多问题都是小时候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造成的。很多家长压根就觉得孩子的心理不会出问题,还天天觉得自己上班压力大辛苦,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都快抑郁了。这样的家长也真的让人头大。
到底什么原因造成了“情绪饥饿”?
比如说,家庭不和睦,孩子对身边的环境是非常敏感的,并且家庭式呆的时间最久的地方,如果家庭不和睦,天天围绕在耳边的就是各种吵架骂声,孩子会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在之后跟别人的相处中也很容易冲动,而且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孩子的观念不同,经常直接在孩子面前吵架,还有的父母直接跟孩子说:都是因为你!真的不懂这些父母是怎么想的,直接给孩子留下了一辈子都无法抹掉的阴影,孩子的安全感可以降到底了。
比如说,无法陪伴孩子。很多父母忙工作的事情,抽不出时间来陪孩子,都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实际上三岁之前的孩子啥都不懂,需要的就是安全感,安全感必须是爸爸妈妈的陪伴才会有的,这时候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陪伴,孩子会异常脆弱,有的小孩粘着爸爸妈妈不让他们去上班的时候,其实就反应了陪伴孩子太少了,让孩子觉得这次走了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当这种心理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情绪饥饿”。
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才会出现这样情绪呢?
首先,''''情绪''''简单来说就是,当人遇到顺心的事会感到开心,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会感到难过伤心。当人受到的刺激太大,超过了正常限度,或者长期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就会容易引起身心疾病,情绪失控等危害。首先情绪二字就是就是一个人受到刺激的时候,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态度,大白话来讲也就是说,人碰到顺利的事情就会感觉到开心,碰到不顺利的时候会感觉到悲伤,如果受到超出正常范围的刺激,长久以来很容易引起情绪失控。
情绪饥饿是有很多表现的,比如说孩子的情绪容易失控,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说孩子情绪失控时喜欢“自残”,比如说经常会哭会闹。
如果孩子的情绪经常不稳定,实际上是因为外界的刺激太强烈,对于他们的承受能力来讲,如果一个孩子平时一有情绪就能够跟父母诉说,也就不会造成一碰到困难的事情,会直接爆发情绪了。而且有的孩子也不知道怎么样去表达情绪,父母平时也没有跟孩子进行情绪上的沟通,孩子的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就会仗着父母是关注自己的,就以伤害自己来获得家长的关注,其实很多小孩都会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比如说那个小孩抓自己的头发,快要抓断了一样,他就知道妈妈舍不得他这样,这种都是孩子情绪饥饿的体现。另外的表现就是孩子很容易苦恼,碰到一些小事也是一样,平时的情绪也很低落,这种小孩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并且不喜欢跟别人沟通,这时候要注意,孩子是不是生病了,苦哈哈的小孩子肯定是不太正常的。
到底怎么做才可以挽回这种局面呢?
首先花时间陪孩子是第一,实际上孩子的饥饿情绪,一开始就是因为安全感的缺乏,正是因为父母平时因为工作或者其他事情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慢慢的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这时候需要多花时间,比一般的小朋友都多的时间,不管是跟孩子一起散步还是玩闹学习,都是可以的,只是多抽出时间跟孩子呆在一起罢了。
有时候会发现小孩子,一开始还挺乖的,还挺活泼的,带出去玩也都知道叫阿姨叫叔叔的,越长大孩子越不懂得叫人了,一点礼貌都没有,甚至还变得越来越孤僻,都不喜欢跟别人交流一样,这就是缺少陪伴了,父母要多多给孩子安全感,不要斥责孩子当前的做法,不要再继续带给孩子心理压力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适当的忽略孩子的“自残”行为并帮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这种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孩子知道父母会给他们反馈,是一种吸引家长的方式,所以家长可以适当的忽略这种行为,孩子自然也就会减少这种处理方式,免得孩子以后到了社会上,也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获得别人的关注,这种行为在社会可是万万不可。
正是因为长期处于敏感的状态,才会在碰到事情的时候积累而爆发,而作为父母来讲的话,需要教孩子慢慢的把情绪表达出来,并且是及时的反应,所以及时的回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本子,每天都要回忆一下,自己今天的情绪是笑脸,还是哭脸,还是苦脸,把自己情绪好或者不好的原因都记录下来,再从这些原因里面做一些分析,给孩子一些正能量的积极的暗示,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给孩子看看,让孩子看看是否掌握了这些情绪的控制。
每个孩子都是相当敏感的,在三岁之前孩子的心智几乎是没有发育,所以根本不能够像家长一样,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能识别别人的情绪,所以当孩子的情绪出现失控,家长是首先应该反思的,应该一步步的让孩子学会控制他们的情绪,家长要做的是多多给予陪伴,包容孩子的小情绪,再在必要的时候给一些引导帮助。
一次,跟朋友一起带着自家的小孩出去吃饭,因为吃的地方是专门做海鲜的,所以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很少,孩子饿了之后,就不开心了,耷拉着个脸,这还算好的,有的小孩子直接就哭了,我看到一位家长做的是真的不太好,跟她孩子说:“先凑合吃一点吧,妈妈晚上再带你去吃别的东西好不好,听话,阿姨们都看着你,不要这样了。”但还是还是不困,哭得更厉害了,手都拍上桌子了,家长也开始恼火起来,“跟你说你就不听是吧,这么多人看着你呢?别的孩子虽然不喜欢也都吃了,怎么就你哭哭哭呢?”这句话说完孩子都崩溃了,开始抓自己的头发,越哭越伤心,好像要把头发扯下来一样,这下子大家都开始慌了,叫这位妈妈先带孩子去吃东西。
心理学家有一个论点:孩子情绪爆发的本质原因是脆弱,若是没有安全感了,就会对外界非常敏感,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敌意,在三岁之前的小孩,心智的发育还没有成熟,所以对于情绪的判断是没有能力的,一般都是通过情绪表达出来,如果外界让他感受不到安全感,就会很容易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时候是可以进行观察,父母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如果孩子处在足够的安全感之中,就不会造成老是情绪爆发的情况了。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