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世界文化遗产甲骨文是象形文字,还真像

旭东读史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 / 15 甲骨文,是唯一流传到现在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 / 15 为宣传中国文化,我国建立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为纪念甲骨文的出土地,中国文字博物馆建在了河南省安阳市

3 / 15 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此图是甲骨文的“人”字。

4 / 15 象形文字学习和使用难度较表音文字大,但信息密集度高于单纯的表音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此图是甲骨文的“心”字。

5 / 15 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早期象形文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译。此图是甲骨文的“首”字。

6 / 15 由于象形文字复杂与学习难度高的固有属性,在大部分地区渐渐被更容易学习和初步掌握的拼音文字取代。此图是甲骨文的“耳”字。

7 / 15 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一带的甲骨文,因为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所以称为甲骨文。此图是甲骨文的“鸟”字。

8 / 15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此图是甲骨文的“集”字,好像是一群鸟聚集在树上,已经发展到表意文字了。

9 / 15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此图是甲骨文的“牛”字

10 / 15 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此图是甲骨文的“虎”字

11 / 15 此图是甲骨文的“鹿”字,活脱脱一只鹿,不会认错的

12 / 15 此图是甲骨文的“象”字,也是活脱脱一头大象,不会认错的

13 / 15 此图是甲骨文的“妇”字,右边是“帚”,左边是“女”,从女持古文形体帚,表示洒扫,这也是象形和表意的结合了

14 / 15 此图是甲骨文的“酒”字,“酉”是“酒”的本字,字形像是有酒篓伸进大缸的酒坛,大缸中的一横指事符号表示酒液。当“酉”的“酒坛”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水”,强调坛中饮料的液态性质。甲骨文“酉”是指事字。

15 / 15 此图是甲骨文的“射”字【《布衣镜界》关注百姓生活 弘扬传统文化,感谢您的评论、收藏、点赞、关注,谢谢!】

相关推荐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