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薛宝钗一家为何进京?一共有四个主要目的

少读红楼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薛宝钗一家进京主要发生在红楼梦第四回的后半段,直接的导火索,便是薛蟠纵容豪奴打死了人,为了暂避风头,不得不离开金陵。

当然,按照原文来说,薛宝钗一家进京的目的,写的很清楚,主要有四个。

第一,是为了薛宝钗待选之事。

原文说了: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选聘妃嫔外,在世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薛宝钗家是皇商,而宝钗的年龄、才貌等又正好符合待选条件,因此不得不随母兄进京。换句话说,即便薛蟠没有打死人,因宝钗待选一事,也不得不入京。

第二,是为望亲,也就是探亲。

我们知道,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老家在金陵,但按照“护官符”上所说,除了在原籍的,也有近一半在都中,即京城。

按护官符上说的,“丰年好大雪”的薛家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一共有八房,薛姨妈之夫是其中一房。因薛蟠宝钗之父去世,家中没有主事之人,因此薛姨妈一家三口名义上是去都中望亲,实际上却是寻求庇护。

第三,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

原文说: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

也就是说,此前的薛家因为一直在原籍金陵,虽然都中有产业,但因无人照管经心,而薛蟠又是个不争气的,那些下人就趁机坑蒙拐骗,薛家在京中的产业消耗过快。

虽然薛蟠可能对这些全不在意,但对薛姨妈来说,薛家赖以为生的产业眼看被那些总管伙计算计完了,不能想法子制止这种行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入京,不然薛家很快就会败落下去。

第四,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原文说: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

这是从薛蟠个人心中写出,原文介绍薛蟠并薛家,很有意思:

这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起,从五六岁时就是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儿,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顽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纪世事全然不知,尽赖祖父旧日情分,户部挂了虚名,支领钱粮,其馀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

你看,薛蟠虽然年龄不小了,但一点事都担不了,不仅不能依贴母怀,更不能照顾家族生意。他能想到的就是吃喝玩乐。若不是祖荫,也许薛家早就没落了。

从以上可知,薛家一家三口入京,各有各的考量。

薛姨妈担心的更多应是薛家的产业生意,想着投靠贾府,寻求庇护。薛蟠则想着游山玩水,斗鸡走马,且又刚打死了人,也要暂避风头。

对宝钗来说,则是需要按照上面旨意,入京待选。说白了,她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自主权,一旦被挑中,就要像元春一样入宫。

除了薛蟠的私心,薛家入京的几个原因,每一个都耽误不得。尤其是宝钗待选和家族生意两件。对薛姨妈来说,也许她心里谋划的远不止这些。

宝钗也是将笄之年,万一落选了该怎么办?她的终身大事又落在哪里?

丈夫去世了,自己又是妇道人家,如果薛家不找一个强硬的后台做依靠,以后的生意又该如何做?那些坑蒙家族产业的豪奴又该如何裁治约束?

因此,对薛家来说,进京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因为很多事在金陵无法解决,只能入京。而薛家真正入京后,宝黛钗的故事也才真正拉开帷幕。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发布于:安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