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下一个严重过剩的,可能是师范专业

AC冲锋号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来源:冰川思享号

题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幼儿园

  一方面是师范专业扩招,就像当年各种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新闻专业一样,现在一些非师范院校也争着开设师范专业;另一方面,则是需求萎缩。

  撰文里约热泪奴

  前几天,一个朋友对我说,她所供职的那所小学,刚刚结束的小学一年级预报名人数大幅下降,只能勉强凑成4个班。而上一届是6个班,再上一届为8个班。

  断崖式下跌。

  要知道,她所在的,可是人口持续流入的一线城市核心区。

  人口危机,比想象中的来得更快。

  01

  最近是紧张的高考志愿填报窗口期,我这个朋友透露的上述细节,加固了一个事实,即,继“孩子如果要填报就把他打晕”的新闻专业之后,又一个热门专业,可能也快悬了。

  那就是当前仍然大红大紫的师范专业。

  先直接上一组数据。

  来自教育部的消息,2023-2024年幼儿园在园人数暴减1043万,相当于每天少了1.4万孩子。2025年6月18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相较2023年统计公报,2024年全国幼儿园减少2万多所,在园儿童减少500多万。

  这背后意味着多少教师岗位的消失?

图/图虫创意

  但我认为真正的考验还未到来。因为数据有一定的延迟性。

  各种因素影响,出生人口下降明显的就是最近几年,人口负增长的拐点也才刚刚出现。据称今年人口出生数较去年进一步下滑,只有前些年高峰期的一半多一点。而今年的人口出生下降的“威力”,对教育行业而言要三年后才能显现出来。

  那些抢着填报师范专业的考生与家长需要留意这样一种变化 。

  02

  师范专业现在有多火呢

  嗯,和当年的新闻专业一样火。

  去年有媒体报道,云南一名666分的学霸不报浙大,不选南大,而是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国家优师专项——十几年前,这所学校还不入流品,似乎还因文凭问题引发家长抗议,但如今,它的分数线已经超过不少985高校,令许多考生高攀不起。

  今年的相关数据还没出来,但大概率只高不低。

图/图虫创意

  这么多考生挤进师范赛道,主要不是有多热爱教育,而是看中教师饭碗的稳定性。近几年,诸如清北毕业生应聘到中小学当教师之类的新闻,比比皆是。

  这看起来是一种理性行为,毕竟,随着经济下行,大厂裁员,市场上大批优质岗位消失,教师岗位可以成为他们的避风港。

  但如果不能提前预判供求关系,可能会成为那个最后买单的人。

  当代新古典综合派的集大成者、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说:你只要教会一只鹦鹉说“供给”和“需求”,它就能成为经济学家。足见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03

  当前,一方面是师范专业扩招,就像当年各种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新闻专业一样,现在一些非师范院校也争着开设师范专业;另一方面,则是需求萎缩。

  就是出生人口减少了。

  虽然也有人批张雪峰是另一个鸡汤大师,但不管怎样,我同意他对新闻专业的判断,也同意他对师范专业的看法。有家长问上师范学校怎么样?他说,千万别去师范,教师这个行业已经严重饱和了,因为别的专业院校是每个省有1-3个,师范是每个城市都有。

  四年之后——考虑到如今的内卷程度,大概率是读研毕业的七年之后——谁知道这些毕业生面临的又是怎样的教育图景呢?

  当然,也可以不做教师做别的,就像新闻专业出来的其实多数不干新闻一样。不过,师范文凭的市场竞争力,可能还没有新闻专业改行来得强。

  04

  顺便感慨的是,人口下降,影响的何止是师范生的就业。

  都在说拉动内需,人口才是内需之王,小到一块尿布,大到一套房子,都与人口有关。人口变化,会影响到经济链条上的每一环。

  所以,有司才着急地鼓励生育,一些专家甚至献策说,要对不生二胎的进行罚款——这人智力可能还不如一个胎儿,至少胎儿不会出这样的馊主意——但是,就业、收入等问题不解决,谁又敢冒险生呢?

  这似乎是一个两难。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