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山西订婚强奸案大反转,一个关键细节被所有人无视了…

弈事堂主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来源:脆皮先生

  1

  我是脆皮。

  代入一下这样的经历:

  几个月前,你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对象。

  几个月后,你欢天喜地订了婚,当天晚上,和订婚对象在婚房里发生了关系。

  结婚,第二天被告了。

  罪名:强奸。   

  结果:有期徒刑三年。

  气不气?冤不冤?

  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最近正闹得沸沸扬扬。

  可前天还在为男方叫屈,骂女方仙人跳的舆论。

  随着更多案件细节流出,昨天,迎来了一个大反转。

  第一,女方曾明确表示过,自己反对婚前性行为。

  第二,当天晚上,女方再一次表明拒绝。但男方不顾女方反抗,强行发生了关系。

  第三,事情发生后,女方情绪崩溃。曾点火烧柜子和窗帘,逃出房间喊“救命”,结果,又被强行拽了回去。

  第四,不是男方母亲说的四天后突然报警,当晚,女方已经报警。

  在监控视频,和被害人身上的淤青等证据下。

  一场靠脑补填充,并吵的不可开交的争论,终于慢慢平息。

  “骗婚,以强奸告敲诈,女方有过婚史”……等一系列试图引起对立,引导舆论的说法,也已被官方证实,均为谣言。   

  强奸犯永远不该被共情。

  受害者不该被有罪论裹挟。

  尤其在事实真相未明,只有一方证词之前。

  但整件事情,比起被误导的风向,比起外人不明就里的网暴。

  还有一个更让人细思极恐的点,就写在审理书上:

  “事后被害人亲属,与被告人亲属积极沟通,希望两人尽快登记结婚。”

  你没有看错,是被害人的亲属,主动站出来。

  在明知女孩被如此伤害之后,在这样的犯罪发生后,还有亲戚在努力劝和,希望女孩嫁给一个强奸犯……

  旁观者总是喜欢站在大事化小的立场,自诩“为你好”,力求一个“圆满结局”。

  却忘了当事人的挣扎痛苦,忘了考虑她会不会幸福。

  他们更不知,有多少人正被困在这样的绝望下。

  一味“劝和不劝分”,并非功德无量。

  偏信“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亲”,有时是在把人往火坑里推。

  2

  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节目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窒息的故事。

  李女士,和丈夫结婚18年,却一直活在煎熬中。

  再也忍受不了丈夫的无端猜疑,无理取闹,甚至家暴打骂,她终于决定离婚。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她通往自由的最大阻力,会来源于自己的父母。

  得知女儿要离婚后,母亲坚决反对。

  只因为女儿当初年轻不懂事,没听她的话结了婚。

  只因为她坚信,是女儿太矫情了:

  “哪有那么多绝望”    

  “哪家灶台不冒烟”

  “哪对夫妻不吵架”

  让人窒息的三连问,不是对着一个陌生人发出的。

  而是一个母亲对着已经患上抑郁症,一直渴望从痛苦的婚姻解脱出来的女儿说的。

  比起孩子的幸福,她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比起女儿的煎熬,她更相信女婿会改。

  可这个母亲,最后还是说了实话。

  女儿这个年龄要是离了婚,她怕别人说笑。

  最后主持人不得不发出灵魂拷问:

  “是你们的脸面重要,还是孩子的命重要?”

  自觉占理儿,喋喋不休的母亲,才终于沉默了下来。   

  还有吉林那个,哭着跟亲妈倾诉委屈的女儿。

  当她被逼逃离,得到的也不是底气,而是“不得让亲戚朋友笑话啊”。

  碍于所谓脸面,顾于所谓多年感情。

  一句家丑不可外扬,一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句再忍忍就过去了。

  熟悉的劝和话术,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

  到底堵上了多少人逃出绝望的路,阻碍了多少人冲出困境的脚步。

  以为阻止了一段关系的破裂。

  可事实是,痛苦的婚姻如果无法终止,只会酿成再也无法挽救的更大悲剧。

  3

  2021年3月12号,凌晨五六点的世界还在沉睡。

  安徽合肥,杨晓燕带着两个孩子,从24楼重重坠下。

  告别这个世界的那天,她只有29岁。

  女儿四岁,儿子两岁。

  如此的决绝,只因为她活在一个让她窒息绝望的家。   

  孩子生病,自己借钱,争吵不断,丧偶式育儿……每一样都压得她喘不过气。

  站在孤独无助的最后一夜,黎明对她来说太远了。

  为了顺利离婚,她答应了不要孩子,不要共同财产,净身出户。

  可身边还是有人不停劝她,为了孩子也要再想一想。

  那天,调解员登记了她的名字。

  一个月的“冷静期”后,却再也不可能等到她。

  没有人知道,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痛苦。

  就像没有多少人可以理解,她为什么“残忍”带着孩子一起离开。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不曾经受他人苦的劝和,更是一种残忍。

  “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有重归于好的可能”。

  这句话放在一个家庭的其他小矛盾下,或许是好的期愿。

  但放在一个婚前隐瞒传染病,婚后嫖娼的丈夫身上,只觉是一个笑话。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话放在他处,或许会觉诗意浪漫。

  但写在一张离婚判决书上,用于一段早已破碎不堪的关系上,只觉悲哀可怖。   

  “40载携手岁月,应珍惜来之不易的晚年生活”。

  这句话放在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上,或许是箴言。

  但送给一个被丈夫非打即骂40年的妻子,只会是恶毒的诅咒。

  不论对错,不论是非,不论曲直的“劝和”,不过在维系表面上的团圆。

  揭开后的伤疤,刻在谁的身上,谁才会知道有多痛。

  别让一个决心反抗命运的人,继续选择认命。

  别把一个已经站在悬崖边上的人,直接推入地狱。

  如果你的朋友,想要走出一段痛苦,请不要劝她再忍一忍。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从困境中解脱,请不要指责她丢人现眼。   

  如果她受到伤害,请连夜接她回家,助她远离深渊。

  如果她心意已决,请成为她的底气,恭喜她喜得重生。

  结婚未必是为了幸福,离婚一定是。

  这个时代,早已和“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亲”的婚姻文化,格格不入。

发布于:北京

热门评论

宅男思想之翼 13
网络时代需要及时公布真相,否则,谣言会被博取流量等一己之私的人利用
山东东营
回复TA
用户7576149255 10
这个细节说明不是强奸!是敲诈!
北京
回复TA
用户7442710270 9
不想婚前性行为跑去婚同睡?这不是引人犯罪么?
广东中山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35条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