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困局:当技术狂欢撞上算不过来的账

弈事堂主
来源:匹夫老六说财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匹夫老六说财税,作者:匹夫老六,原文标题:《我做尽调这些年(四十七):人形机器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昨天中午跟朋友参加一个饭局,桌上有几个投资人吧,都是有间接的朋友,所以气氛也还行。
酒过三巡,大家就聊现在这个人形机器人,他们都知道我接触人形机器人比较早,而且算是比较深入的,我在很早期就表达过不看好这玩意。
他们大多人现在的任务,都是要投人形机器人,帮各地弄什么机器人工厂啊,机器人园区啊,很多都已经落地了。
然后就聊这个事,他们问我现在是啥看法,我表示依旧不看好。
理由很简单啊,不知道怎么商业化,怎么盈利,算不过来账,不知道谁会买,所谓的需求用途都是扯淡。
也不能买回来光给人表演翻跟头吧?
就这种需求能卖出去几个?这叫有市场,能商业化?这种市场需求能消化得了那么多人形机器人公司,那么高的估值吗?
我也不是说唱反调,我就是觉得从市场化、从做生意投资的角度讲,我根本就不觉得这玩意能卖出去,不知道谁会买。
你说他能转手绢,能翻跟头,能给我接一杯速溶咖啡,然后呢?卖给谁?多少钱?毛利多少?获客成本多少?客户有多少?啥时候能回本盈利?
所以到底追求人形机器人的意义是什么?是什么驱动的非要弄人形机器人,这个我也想不明白。
他们说养老,银发经济,我不知道这种机器人能在养老的哪个环节,发挥什么作用?不知道用户会出于什么原因花这么多钱买个人形机器人回家。
养老我倒更看好高档养老社区,高端养老院,以及各种有明确用途的辅助产品。
我其实表达过无数次,用市场化的资金做投资,最重要的就是把商业模式搞明白,账算明白,算清楚。
这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做财务尽调,就过分强调算账的重要性。
主要这是一个投资行为,那你不算账算什么?
我以前说过很多次,我更看好朴实无华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不看好那些高大上、虚无缥缈的热门领域。
你说厉害、水平高、突破、爆炸,但我不知道怎么挣钱,未分配利润负几十上百亿元,怎么回本?
就哪怕说现在不挣钱,以后能挣钱,逻辑我都非常支持。你跟我说,咱烧钱拿市场份额,做到多少多少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盈利了。
这种最起码账能算过来,我能知道他的单价、成本、毛利、用户群体、获客成本。至少烧到最后,熬过去了,活下来了,就能盈利。
这最起码商业模式说得通,无非就是毛利低点罢了。
人形机器人真说不通,我都不知道烧钱烧的是什么,烧的意义是什么,突破以后能有什么商业价值。
我这番论调被无数人诟病过了,说我就是一个只会算账的会计,不懂产业,我都习惯了。
有一个批评我的说法,我记忆最深刻。
他说我还停留在满足人们的基础需求之上,他就是说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都是基础需求。
他说人之所以是高等动物,是因为有更高的需求,然后跟我说,有些东西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一定要有什么具体的用途。
哈哈哈哈,哎。
我不故意歪曲人家的意思,他其实就是想跟我表达,人形机器人可以满足人类更高的需求。
但是是什么呢?多久能实现呢?满足这个需求的成本是多少呢?买得起的人有多少呢?
他这段话我觉得有一点我不认同,他说有些东西造出来不一定要有用。
这个我是理解不了的,我想象不出来什么东西造出来是没用的,除了不良资产,实际上不良资产也是有它的作用的。
东西被批量生产出来,如果没有具体的用途,那为什么要批量生产啊?
所以我猜,他是想表达,有些东西造出来不是满足人们基础生活用途的,可能是用来欣赏的,装饰的,装逼的,精神陪伴的等。
但这不都是用途么?它还是有用的。
那人形机器人有这方面的用途么?要花这么多钱买回家欣赏么?看它翻跟头,转手绢么?
可能是我想象力不足,我就是一个很保守类型的思路。这个东西我现在看不懂,也看不出来以后怎么赚钱,我觉得肯定就不能投,我拿的是市场化的投资款。
这么多年了,回头看看,好像我看好的那些土掉渣的消费行业,那些细分领域的服务,那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商业模式,生意做得都不错。
不过呢,现在大家搞机器人,拿的也不是市场化的资金,所以本质上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投资行为。
总之,以后如果你想拿能拿到市场化的资金,想做价值投资,而不是玩击鼓传花、跑得快。
就把头脑理清楚一点,把账算清楚,你们不是常说,看不懂的不投么,人形机器人你们看得懂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匹夫老六说财税,作者:匹夫老六
发布于:北京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