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控制情绪,是一个优秀管理者必备的素质,这3点分析到位

渭视农家四季
对做管理的人来说,情绪管理显得特别重要。每当有员工晋升为中层管理,我的第一个建议总是: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做员工那会挺任性,个性尖锐,在会议上积极发言,有情绪也会表露出来。好几次眼看主管都有些生气,同事在底下用脚踢我,让我注意下场合。
运气好的是遇到了温和的主管,就算我有些情绪化的行为,也没造成多大的影响。当时觉得,能力强的人都有些情绪,挺正常的。这个想法使我吃了不少教训。

做了管理后,我还保持着尖锐的个性,看不惯员工的工作表现,直接就批评指责,有时候情绪上来,也顾不得什么场合,埋怨吐槽、发脾气都有。
有次隔壁部门发生了一件事,因为业绩不好,部门经理与好几个员工大吵起来,认为员工执行力太差,员工则集体认为是经理的策略不符合市场走向。
后面闹大了,好几个核心骨干辞职,带走了几个重要的业务项目。高层问责下来,部门经理被撤了,据说后面找回了两个骨干回来。

事后领导找我谈话,让我也注意下情绪问题,已经有同事反馈,因为我有时候比较情绪化,团队氛围比较紧张,员工们做事都有点小心翼翼,不敢向上沟通。
再后面有个跟了我两年的员工辞职,走前提醒我:可以的话,尽量少让同事感受到你的情绪,大家会害怕和你交流,工作时也会紧张兮兮的,挺有隔阂的。
这两件事给我挺大的冲击,反思自己作为管理者是否不太合格,也开始主动学习情绪管理。

01
管理者情绪影响团队氛围
看过一部电影,里面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座岛,当地村民想要砍树,他们竟然可以不用刀砍伐,而是围成一圈对着树不断谩骂。意外的是一个月后,那棵树竟然自行枯萎倒地。
这个故事有些夸大,但我们都知道,带有负面情绪的语言确实很伤人,影响到别人的心情。
如果你每天工作时都被痛骂,即便你为了生活忍受下去,你的工作状态也很难好起来吧?
员工经常情绪化,会被说情商低,但影响有限,只要主管介入,其他同事不理会,基本翻不起多大浪。

管理者作为团队的领航人,如果经常表现出情绪化的言行,整个团队都会受到影响,员工在意领导的态度和评价,不敢轻易反驳领导,只能忍受,上下沟通出现隔阂,团队工作氛围消极。
有些管理者确实很强势,这是管理的个性,或者说手段,他们仍然能够很好地管控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带着走。
情绪失控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变得情绪不稳定,做出错误的决策和不妥当的言行,等到冷静下来时常感到后悔。
这样的管理者,对每个团队都是致命的,应当自我检讨。

02
最好的情绪管理,是积极的认知
看到半杯水,有的人为此开心,还有半杯水何;有的人为此悲观,只剩下半杯水了。你开心,难过或是气愤都好,半杯水依旧在这里。
有个程序员写代码出了差错,及时修正回来后向主管做出检讨,有的主管为此怒不可遏,认为员工不该犯错;有的主管则借此机会与员工总结经验,鼓励员工成长起来。
前者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加重员工的消极情绪,后者借教训为有用的经验,助力员工成长,有助于团队的实力提升。
管理者最理性的情绪管理,不是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有必要时才表露情绪,此时的情绪表现通常是为了加强管理上的权威。

而在更多时候,管理者要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员工的工作表现,将之转化为有助于团队发展的行为,如此就能够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如员工总会犯错,重点是在错误之后能够有所成长。员工违反管理制度,通常不是为了和管理对着干,而是有其不得已的原因。如此就不会被消极情绪干扰到理性的思维。
当然,积极的认知不代表盲目的乐观,当发现员工的工作表现或行为已经达不到岗位要求或影响团队管理,要果断作出处置。

03
不仅要管好自己,更要懂得管人心
作为一个成熟、能带领团队发展的管理者,处置员工一定不要以个人喜好,或有情绪化的表现。
都说跟对一个领导很重要,要想培养出自己想要的员工,前提要多反思,员工的错先要从领导身上去找。
即便要处置,也要根据公司制度或规则,有理有据进行处罚,能让员工服气、无话可说,这需要我们完善团队的奖罚机制。

作为管理者,较少参与业务,重心在带团队上,管人不是让你骂人,只会发脾气的领导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走上管理岗位,要将员工像家人般去关心、去鼓励,为何一些公司打造的企业文化是员工关怀?不得不说这样显得很人性化。
员工是人,是人就需要感情、用心去经营。作为管理者,要懂得管人心,只要给到一定的关怀,员工自然也能感受到领导的这份关心,也会用行动去回报领导,这就叫凝聚力。
发布于:广东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