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第四章

社会趣事盛宴
读经
释经
新群体的呈现
当时以色列社会的主流群体是圣殿的祭司和其他人,他们加倍关注彼得和其他门徒的行动。可能是因为瘸腿的人成为了完整的人,进入了圣殿,造成了他们的困扰,他们认为是彼得这些跟随耶稣的人,促使百姓成为不纯洁,让耶路撒冷的五至六分之一的人(耶路撒冷的人口大概在3万左右)信了耶稣,要知道耶稣是被他们处死的。当权者当然要采取行动,逮捕他们。因这已经是社会(政治)问题了——彼得不但违反了他们的神学理念,更是侵犯了固有的社会阶层(1-4节)!
在5至12节这一段,彼得像三章记载的一样,作了演讲,对祭司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1、残疾人得医治是不争的事实,也表明,他们奉被钉十字架耶稣的名,所作的侍奉,是有效的,是不容被否决的(8-10节);
2、彼得援引诗篇118篇22节来控诉他们,因这诗篇,极有可能是控诉当时的以色列人,他们拒绝耶和华的圣殿(石头);如今,这群以色列社会的掌权者,他们就如同当时的人拒绝圣殿一样,弃绝了耶稣这位真正的圣殿(房角石)。
3、“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得救。”这宣告,对经常吟诵诗篇的祭司而言,非常激烈!这就等于耶稣完全取代了他们赖以为生的圣殿;关于神、百姓、祭司、君王、国家、被掳归回、罪等等内容和主题,都得重新界定了!
13至22节,我们看到,祭司们听了彼得的宣讲,马上就采取行动,逮捕了彼得和约翰。他们也深感希奇,因为看见彼得、约翰他们只是无知的小民,并不是社会的主流人群,只是跟过“贼党”耶稣的,但他们却有卓越的修辞能力。在古代,修辞能力表明此人是有学问的领袖人物。更因无法公然否定已经四十多岁的瘸子得医治的事实!他们又怕会引起群众事件,所以,做出恐吓之后,只得释放彼得他们!
23至37节,记载了彼得和约翰他们克服了外界的压力之后,他们回到会友中。这群弥赛亚新的子民,向神申诉,表明他们所遭遇的,如同诗篇第二篇的情景——那些以圣殿为中心的权力代表,已成为抵挡神的外邦人。当他们祷告完毕,地大震动,表明一贯以来的神的同在,已经不在圣殿了。
接下来,他们实践凡物公用(2:42-47;4:32-35),顺从使徒的权柄,变卖自己的财产,分给有需要的人,这一切都体现了新的上主群体那合一的生命!
思考问题:
从彼得演讲的三点来思想,彼得对耶稣的身份和工作,以及祂与旧约预言的关联所作的解释。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