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富二代”文天祥,人格几乎完美?看完这些经历你也会很佩服

小辫儿爱历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富二代”文天祥,人格几乎完美?看完这些经历你也会很佩服

大家对文天祥的印象是什么?人们普遍知道他宁死不降的气节,也耳熟能详那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让我们对文天祥做一个稍微深层次的了解。

笔者对文天祥有更深刻的认识是从他的《指南录后序》,我了解过许许多多自诩君子的人,也认识过许多古人的生平,只对二人做过近乎完美的评价,第一位是我们的周恩来总理,第二位则是文天祥。两人都是文武双全,又是一样地甘愿为国奉献,最重要一点,他们二人生平没有污点,无论在任何方面。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是南宋时期的丙辰科状元。

文天祥二十一岁不过弱冠之年就已经上了金銮殿,殿试之时,更是受到宋理宗的赏识,拔得头筹,成为状元。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总是带着锐气的。皇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灾害不断、民生困苦、人才缺乏、士风浮华、财政困难、兵力薄弱、盗贼纵横、边境不安、外侮深重?我们文公子的答卷那可叫一个毒辣,他指着矛头:“臣闻天变之来,民怨招之也;人才之乏,士习盅之地也;兵力之弱,国计屈之也;虏寇之警,盗贼因也“。之后又开始指责臣子和皇帝的安于享乐无所作为,但是他又是软硬兼施的,先说你的过错,最后又来一句:“臣禀性愚钝,不识忌讳,握笔在此,不自知其言之过於激,亦不自知其言过於泛,冒犯天威,罪不在赦,惟陛下留神。”堵得宋理宗没话说不好治他的罪,那样反倒显得他小气,如此性格,着实可爱。

气节大家是大家都知道的,在南宋危亡之际,臣子们要么胆小如数,城门紧闭,偏安一隅,享受狂欢,要么早已投靠了元朝。弹尽粮绝被捕至潮阳,见弘范,弘范对待他的态度如同对待客人一般,元朝希望能够运用他的威望招降张世杰以及其他还在负隅顽抗的官兵,文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劝他,他如今已经尽了臣子的义务,凭借他的才学能力,在元朝依旧可以官居宰相。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而哭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从被捕之时,他便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文天祥不傻,南宋已经是苟延残喘,要想恢复生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指南录后序》可以猜测一二,或许他早知道自己将会身死异乡。

“富二代”文天祥,人格几乎完美?看完这些经历你也会很佩服

在这里不得不谈到另外一位同一时期的状元留梦炎,同样是颇负盛名的才子,同样年少有名,二十五岁状元及第,但他的状元之位大概是南宋给的最后悔的一位了。留梦炎连同内奸陈宜中降元,拿自己家乡衢州作为献礼表示自己降元的诚意,在文天祥抗击元朝之时极力阻止,忽必烈为了留文天祥为自己所用,派了很多人劝降他,其中就有留梦炎,明白留梦炎何其无耻,文天祥写下了《为或人赋》一诗:“悠悠成败百年中,笑看柯山局未终,金马胜游成旧雨,铜驼遗恨付西风。黑头尔自夸江总,冷齿人能说褚公。龙首黄扉真一梦,梦回何面见江东。”以此来讽刺嘲弄批判留梦炎以及其他降臣。

此举也让留梦炎对他怀恨在心,忽必烈劝降不成,与文天祥僵持不下,杀他,会有人说他杀贤,不尊重有才义臣,不杀他,文天祥一定会再跑回南宋卷土重来,又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有降臣念及曾经同朝为官给了一个建议,让文天祥出家做道士 亦可两全。忽必烈犹豫不决之际,留梦炎不干了,要是文天祥坚决不降还留有性命,让他这个降臣怎么办,让天下人怎么看他,我也不知道这个时候他那里来的脸让他要颜面。文天祥的死也有有留梦炎煽风点火的一份。

除了派同僚劝降,忽必烈也知道要抓住骨肉亲人之情。文天祥是个铁血男儿,但再妻女那里,同样是绕指柔,只是他不能做不义之事,否则他妄为男儿。文天祥被捕再狱中,他的妻女则在元朝宫中为奴为婢,受尽苦楚,他不是不心痛于那般状况,他在给涕泪横流中写下:“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这封信不是给妻女的是给妹妹的。在妻女劝降下他却板起面孔:”汝非我妻女,我妻女岂教我叛乎!“文天祥希望妻女能明白自己的义理,却也不敢教妻女知晓自己的心痛。

“富二代”文天祥,人格几乎完美?看完这些经历你也会很佩服

笔者喜欢文天祥,是因为他的忠义很真实,他是一位关爱家人的人,有一些名家的忠义我却看不得,他们好像对家人的死活,对家人的感受漠不关心,尘世间对他们没有任何羁绊,好像他们所有的情感都给予了一件事,冷漠地不像是一个人。

元十八年,文天祥被执死刑,临行前,他问道:哪里是南方?知晓方向以后,他向南方行了跪拜之礼。他说:“我的事情做完了。“然后从容赴死。

南宋有一女子为了批判当时官兵们贪生怕死的现象,曾写到:更无一人是男儿。这句话未免太过绝对,文天祥就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好男儿。要是再悉数,也是使得的,辛弃疾之辈,同样是文物双全的热血男儿。只是他们未免太过孤立无援,因为连统治者都对领土主权不甚在意,只能感叹一句:生不逢时。

发布于:山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