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空有8艘航母,但思想还停在“大炮”主义

三叔历史观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日本海军由盛而衰、由主动转为被动的转折点。战败投降后,日本海军高层人士承认:中途岛一战,损失了海军航空兵的精华和大部分最有经验的飞行员,“此后,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实力再也没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准”。

但是细看二战时各国海军力量,英国海军一枝独秀,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之后就是日本和美国海军了,两者之间美国或许稍强一点,因为美国海军发展战略就是以日本海军作为假想敌的,但是强的也有限,远远达不到碾压程度。最重要的是中途岛战争,美军只有3艘航母,而日本却足足出动了8艘航母,并在其余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数量上都多于美海军,但战争的结果让世界大吃一惊,日本海军惨败,并且元气大伤,再无力与美国争夺太平洋制海制空权。为何在兵力处于优势地位的时候,日本会输掉战争呢?

首先是情报不足,情报战历来都是作战中的重要环节,得情报者得战场,这句话是用无数战役检验过的。而在这次战争中,开战前,美军太平洋舰队就掌握了日军联合舰队的所有计划细节,并做出针对性的部署。开战当天,美军战场侦察的效率也远高于日军联合舰队,双方侦察机发现对方航母舰队的时间竟然相差了近2个小时!一方是洞察秋毫,另一方如盲人瞎马,战场形势本就瞬息万变,2小时甚至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了。

其次是指挥不力,其次,航母司令官南云组织使用航空兵力的方法严重失误。虽然他采用分两个波次使用航空兵力,保证有一半飞机可以应对美军舰队意外出现的情况。但每个波次的飞机都是从4艘航母上按比例抽出的,而不是由2艘航母的飞机组成第一波次,由另2艘航母的飞机组成第二波次。这样一来,4艘航母起飞和回收飞机都是同步进行,一旦在回收飞机时遭遇敌机进攻,4艘航母都会因无法起飞飞机而同时丧失战斗力。实战中出现的正是这一幕。

除情报、指挥不力,日本输掉中途岛战争的最大原因是对航母的运用不足。一、航母布阵严重失误此次作战,日本海军主力几乎倾巢而出,但是实际进行较量的只有机动部队的4艘航母及其舰载飞机,而其他水面舰艇部队均成为旁观者,以主队自居的战列舰部队甚至一炮未发,就在美军航空兵面前仓皇败退。这种情况的出现源于日军依然按照传统战法行事,将兵力分散为相互距离几百海里的几个大的集团。这种布势在水面舰队为核心的海战中问题不大,各个集团完全有时间相互策应、相互支援,但是在以航空兵为主的快节奏作战中,这种部署就显得缓不济急,实际上等于剥夺了各集团参加作战的机会。反观美军舰队的部署却很集中,水面舰艇部队始终围绕母舰航空部队,形成了紧凑有力的航空作战布局。结果,弱势的美军得以发挥其全部能量,而日军绝大部分力量却处于闲置状态。

二、日军航母部队的编组不合理,不能满足海上航空决战的要求参加中途岛作战的日军共有8艘航母,其中除第1机动部队的4艘航母外,由2艘航母组成的第2机动部队在上千海里之外的阿留申方向作战,另外2艘航母分别配属中途岛作战的其他水面舰艇部队。结果,在第1机动部队的航母遭到重创时,其他日军航母特别是第2机动部队的2艘主力航母都来不及赶赴战场,无法对美军实施原本可能实现的有力反击。对此,在现场的机动部队作战参谋源田实当时就感慨道:如果其他航母在这里,就不会落得如此惨败了。

三、舰队编组十分不合理舰载飞机是航空母舰的基本作战手段,为满足飞机,起降和存放等方面的需要,航母建造首先要满足空间需要,因此,相对战列舰而言,航母舰高体大,结构比较脆弱。这个弱点需要合理的编组来弥补,需要给航母配备强大的护卫和警戒兵力。事实上,航母舰队已经承担了最重要的作战任务,所有作战组合和部队编组理应围绕航母舰队来进行,但日本海军依然按照大炮巨舰为中心的思想进行作战组合。比如,联合舰队将航母机动部队顶在最前面充当先锋,而将称为主队的战列舰部队部署在航母部队的后方,目的是待航空作战扫清障碍后,再投入主队展开决战。

如此一厢情愿的组合使航母舰队承受了来自美军的全部压力,而本可以分担这些压力的部队却无用武之地。对此,在联合舰队出征前的会议上,航母机动部队的军官已经表现出强烈的愤慨:“简直是胡闹,‘大和’号和其他战列舰在我们机动部队后面300海里,那些大炮在我们屁股后头能顶什么用!如果在我们前面,那些大炮还能派上点用场,还能有助于机动部队的行动。可现在情况不是这样,我不禁要问他们究竟想不想打仗。”而日军这样编组就使航母机动部队缺乏自身应有的警戒和护卫兵力。其拥有的2艘战列舰、2艘重型巡洋舰、1艘轻型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而这些兵力并不能为4艘航空母舰提供有效的掩护,特别是在充当前驱、承受对手全部压力,显得捉襟见肘。

四、潜艇部队的配置和使用没有考虑航母部队的需要同样基于传统观念,日军联合舰队根本没有想到该给航母机动部队配备必要的潜艇部队,使之能够承担航母机动部队的前方和外围的瞥戒任务。当时,联合舰队一共动用了21艘潜艇,除6艘用于北方阿留申方面外,用于中途岛作战的15艘中的14艘分布在远离战场的海域,只有1艘部署在中途岛附近,负责监视岛上美军的动向。换言之,日军没有1艘潜艇是为航母机动部队直接服务的。反观美军潜艇的部署和使用则是合理的。

当时美军太平洋舰队有25艘潜艇,除6艘用于阿留申方面外,其余19艘中的12艘都配置在中途岛以西200海里和以北150海里,处于能直接为航母舰队和中途岛守军提供前方警戒的位置。结果在实战中,日军航母机动部队不仅没有潜艇充当外围屏障和警戒,还要在对付空中攻击的同时,应付来自美军潜艇的水下攻击。而美军则因没有水下威胁,得以集中力量进行航空作战 。

以上这些原因均为日本中途岛海战失败的具体原因,归根结底,这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一个共同的根源:积重难返的大炮巨舰主义。当时海上作战的主力已经转变为航空兵了,而日本海军的主流却坚持认为,战列舰才是左右海战的终极利器。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观念的保守和滞后,才会导致种种失误,最终中途岛海战惨败。(参考资料《中途岛奇迹》、《岛屿战争:太平洋争夺战》)

发布于:天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外媒曝黄仁勋与DeepSeek创始人见面505万
油价大幅下调374万
认养一头牛称暂不考虑撤掉广告339万
中国始终是外资企业投资和贸易的沃土338万
减肥要熬过这4个时间点337万
王曼昱4比3胜张本美和325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