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中国傩文化的嬗变之路:从祭祀仪式到民俗活动

德州冷墨欣语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这个春节,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病毒展开着一场激烈战斗。而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在岁末或立春时节,古人们常会举行驱傩活动来驱赶疫鬼。傩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一种原始巫术,用于驱鬼祈福祭祀活动,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傩文化逐渐变成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民俗活动。

民间驱傩表演一、先秦时期远古时代,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使得人们对各种天灾和瘟疫充满了恐惧,认为是鬼神作祟,比如瘟疫是“疫鬼”造成的。在这种原始的宗教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巫术在民间广为盛行,并产生了傩祭这种祭祀形式。在夏商时期,傩文化已初具雏形。古人通常戴着面具,把自己装扮成面目狰狞的傩神,跳着狂热的舞蹈,以一种“以邪压邪”的姿态来驱邪避疫。到了周代,傩更是被纳入了礼制的范畴,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傩祭仪式,傩祭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国家性的重大的祭祀活动,常用来驱逐瘟疫,保佑人们平安。根据《礼记·月令》的记载,周代一般一年要举行三次傩祭:一是仲秋进行的傩祭,专为周王举行,称为“天子傩”;二是季春的傩祭,由周王与诸侯共同举行,称为“国傩”;三是季冬时全民性的傩祭,全国上下都要参与,称为“大傩”。古人认为,寒暑更替时鬼神作祟,疾病最容易传播,所以要举行傩祭来对抗疫病。

傩面祭祖表演《周礼·夏官·司马下》中说: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未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也就是说,西周时已有专门用来祭祀的方相氏,傩祭时,方相氏身着熊皮,头戴黄金面具,拿着矛和盾等法器,口念咒语,率领上百人驱逐疫鬼。《论语·乡党》中说:“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乡人们在举行驱除疫鬼的仪式时,即使“不遇怪力乱神”的孔子,也必须穿着朝服,十分恭敬地站在东面的台阶上。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傩祭已成为宫廷的重大祭祀活动,并且那时已经拥有十分完整的傩祭仪式,这套仪式是十分严肃和庄重的,没有任何娱乐成分。

江西南丰傩舞表演二、汉唐时期汉代的傩祭,仍然沿袭了周代的制度,比如汉代宫廷驱傩主帅仍是方相氏,但是多了“侲子”,即参与祭祀活动的童子,据《汉旧仪》记载:方相帅百末及童子,以桃弧、棘矢、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谷播洒之。汉代的官傩逐渐发展到地方一级,在很多资料上有各地官员行傩的记录。同时,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产生了傩舞。傩祭时通常会有合唱队,在歌唱时,方相氏要率领十二神兽在宫廷表演驱逐疫鬼的舞蹈,舞蹈的内容十分丰富。傩舞的产生,意味着傩祭不在只是单纯的驱鬼活动,其中增加了不少娱乐性。到了唐代,傩祭的规模和影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岁末节祭活动。唐代宫廷驱傩活动,方相氏增为四人,参加驱摊队列的童子从汉代的120人发展为500人,驱傩时有音乐机构参与,官员与百姓都可以观看。唐代的官傩发展到了州县一级,比如唐开元年间规定上州六十人,中、下州四十人,县级二十人。州县的傩仪使得傩文化快速走向了民间。在唐代之前的傩仪、傩祭通常只有驱逐疫鬼的功能。唐代的民间傩仪,将傩祭的驱逐仪式与祈求仪式结合了起来,傩祭的适用范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民间傩仪中,巫师逐鬼时,身着皮衣,戴着面具,敲锣打鼓,高声狂呼,通常还会洒酒助兴,气氛变得热烈奔放。唐代诗人孟郊在《弦歌行》中描写了傩仪的盛大场面:“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唯齿白。”王建的《宫词》中写道:“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可见,在汉唐时期,傩文化的气氛不再那么庄重了,有了一定的娱乐成分。

驱傩表演三、宋代宋代是中国傩文化的一个重大变化时期。在宋代,没有了方相氏和十二兽神,同时道教备受推崇,道教神祗中的鬼神成为了傩祭中的主角,比如钟馗、小妹、土地 、灶神等。比如《梦梁录》中说:自此入月,街市有贫丐者三五为一队,装鬼神、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可以看出,宋代宫廷驱傩的规模非常庞大。苏轼《除日诗》 也描绘了驱傩举动的气氛:“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南宋时,由于宋室南迁,傩文化的中心也从中原地区移到南方的各省,宫廷使用女童装六丁六甲六神,参与表演驱鬼逐疫。在此之前,宫廷的大傩都是由巫师主持,宋代改为皇城亲事官及教坊,其中教坊是皇室掌管音乐、舞蹈、戏剧的专门机构。这说明宋代的傩文化,已经由祭祀性转向了娱乐性,由神化向世俗化转变的趋势。傩戏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戏剧形式,在宋代,傩仪受到民间歌舞和戏剧的影响,开始演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在湖南、江西、四川、广西等南方省份广为流行。傩戏表演中,面具成为了一种最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傩戏的面具,既体现了原始的宗教信仰,也包含了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比如贵州地区的傩面具形象,有正面的神仙形象,也有贴近生活的世俗面具和丑角面具。宋代的驱傩活动,包括送节物、试年庚、消夜果、打灰堆、焚苍术等等,比如将除夕这一天的赌博输赢视为预测下一年人生命运的游戏,陆游《剑南诗稿》中说:“乡俗,岁夕聚博,谓之试年庚。”

独具特色的傩戏面具四、明清时期明代时,宫廷大傩的规模大大减少。到了清代,宫廷傩完全被喇嘛教的跳神仪式所取代,傩舞和傩戏成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活动。然而,明清时期,朝廷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改土归流和移民屯田政策,并将数十万大军留屯在当地,还让大批的汉人从内地迁往西南地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将傩文化带入了西南地区,在枯燥的驻守中,傩戏成为了人们的主要娱乐手段。因此,在明清时期的西南地区,傩文化发展得十分迅速,它是少数民族用来祭祀祈福、娱乐聚会的重要方式,其中很多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随着各种文化的融入,傩神不断增多,傩文化充满了世俗化的人情味。比如湖南的“傩堂戏”、 “傩愿戏”、贵州的“木脑壳戏”、四川的 “傩坛戏” 等,都是傩文化娱乐化的重要体现。四川地区的傩戏中,傩愿戏供奉傩公傩娘,傩坛戏则供奉儒、释、道三教的祖师,上排并排高坐孔子、释迦牟尼佛和老子。同时,傩坛戏有正傩、耍摊(耍坛)之分。正傩用以做法事驱鬼逐疫,并有踩刀山、过钉山等巫术表演;耍傩则以娱乐为主。在明清时期,民间傩仪既有驱鬼的功能,又有了祈愿的功能,比如傩坛拜祭人祖,往往跟祈求生子的民间文化有关,沈从文《边城》笔下的“傩送”之名,可以使人联想到旧时这种傩坛祈子习俗。

贵州德江傩戏结语从先秦、汉唐、宋朝到明清这部中国傩文化的演变史,可以看出,傩文化逐渐从一种纯粹的傩祭活动,逐渐演变为包括傩仪、傩祭、傩舞、傩戏、傩具、傩坛、傩画、傩俗等娱乐与宗教相结合的文化活动。从傩文化的发展史中 ,可以窥见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民间戏剧、风俗习惯等诸多文化,因此傩文化是一块极具研究价值的瑰宝。

发布于:天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