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狂热,背后的财富密码

路上读书V
春天来了,到了赏花的季节。
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要说这当中谁才是“顶流”,那当属郁金香。
每一朵郁金香都有属于它的美女,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郁金香女孩除了热衷打卡每一片郁金香花海,还会画上美美的妆容去拍一组“花与女孩”。
除了拍照打卡,不少人直接种起了郁金香。水培的、土培的,种植攻略一搜就有,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成果,分享种植的心路历程,见证她从一颗洋葱头蜕变成一朵花,满满的成就感!
前不久,路sir就围观了一起郁金香“诈骗”事件。

武康大楼的郁金香开了,有网友拍了几张美照,迅速刷爆社交圈,迎来一波波网友的打卡。
结果吃瓜群众到现场一看,竟然只是一个花坛开了几朵郁金香,妥妥的“照骗”。这属于要下载反诈app的程度了。
“郁金香”诈骗事件让人哭笑不得,但也反映了人们对郁金香的狂热!

要路sir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重复史。历史上就曾出现一股“郁金香热”,甚至比现在人疯狂多了!
17世纪荷兰对郁金香的追捧,造成了世界上第一起泡沫经济事件,历史上叫做“郁金香狂热”。
郁金香狂热也因此成了一个经济学术语。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郁金香原产地据说是在天山,唐朝西域人就对它很熟悉,李白就写过“葡萄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诗句。
后来在16世纪,郁金香从奥斯曼帝国,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传到欧洲。
刚到欧洲的时候,人们不只把它当做观赏性植物,德国人把它的球茎拿来煮,还加糖。不过最喜欢郁金香的还是荷兰人,尤其是有美妙条纹的。

因为郁金香的美丽超乎想象地让大众着迷,导致郁金香的球茎在市场上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飙升。
本来郁金香球茎的交易都是在每年的6月到10月之间进行,6月球茎从地里挖出来,10月到了种植的季节,10月以后就可作交易了。
但从1635年秋天开始,球茎已经种下去了,人们手上都没有现货了,可交易还在持续。这叫什么?“买空卖空”。
一个稀有的球茎那时候可买一栋别墅,一棵价值三千荷兰盾的郁金香,可以交换八只肥猪、四头肥公牛、两吨奶油、一千磅奶酪、一个银杯子、一包衣服、一张带着床垫的床,再加一条船。

1637年2月初,郁金香的价格突然暴跌。荷兰各都市陷入混乱,留下少数的破产者和暴发户,郁金香狂热时代就此结束。
郁金香泡沫经济的瓦解,对于荷兰的经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响,有较大影响的是在精神文化的层面。
相关著作除了大仲马的《黑色郁金香》和绘画作品之外,还有戴伯拉·莫盖茨的小说《郁金香狂热》。

本书讲述了17世纪初的荷兰,一场郁金香的投机狂潮席卷了阿姆斯特丹。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年轻貌美的已婚妇人索菲亚与英俊风流的穷画家相爱。
为了爱情,这对情人欺骗了索菲亚的丈夫,富商康内利,为了私奔,他们卷入了郁金香投机的热潮,却又陷入了一场更悲剧的命运。
没过多久,席卷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在一夕之间消散。被炒出天价的郁金香转瞬就变得一文不值,无数个在这场狂潮中投机的人破产、自杀。

这场郁金香的狂热,正如情人之间不可遏制的激情。来势迅猛,让人毫无抵抗之力,只能沉溺于猛烈的欲望之中。
当它消散时,又立刻将人抛入一无所有的境地。唯有那曾经昙花一现的美,成为了人们内心永恒的记忆。
撰稿人:Elinor,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硕士
内容编辑:凉三
发布于:天津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