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李凤山:秘练轻功,40公斤铁砂衣穿3年,身轻如燕还能飞檐走壁

潮帮先生酷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武侠”是独属于中国的特色文化,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侠客的梦,盼望着江湖逍遥。

只是,步入现代社会,想要做一个身怀绝技的大侠,比小说里难度大得多,但是在中国台湾,还真有一位武艺超群的大侠,他的名字叫做李凤山,凭着自己的轻功绝技闻名于世。很多人都会好奇,李凤山到底有多厉害?

武学世家

李凤山当真是一代奇人,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武学大师,要是放在金庸小说里,李凤山也算是一个江湖世家的公子。李家的孩子从小都要习武,李凤山自然不例外,他小时候是个十足的武痴,还不会说话,就喜欢盯着父亲练武,看得入了迷,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父亲见到儿子这样热爱家传的武学,内心自然欣慰,对他寄予厚望,希望李凤山能够把这习武的传统延续下去。

从三四岁开始,李凤山就开始跟着父亲习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敢有一刻懈怠。李凤山不由得痴迷于武学世界,在他入学读书的时候,祖父送给他一本书,是道家典籍《庄子》,中国的武学和道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习武之人亦是修道之人,祖父希望李凤山不仅仅习武,也能从武学中领会天地之道。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句话出自李凤山最喜爱的《逍遥游》,他向往庄子所追求的清静无为,大道至简的世界,人生是如此,武学亦是如此。

李凤山以轻功扬名天下,但是他这一身轻功却并不是父亲所传授,而是来自另一位老师傅。李凤山从未对别人透露这位老师傅是谁,在他的描述中,这段经历很有访仙山遇名士的味道。

寻仙问道

遇见这位世外高人的时候,李凤山还未满十岁,不过功力已然十分深厚。一日李凤山上山练功的时候,看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正在林间散步。眼见这位老者气度不凡,李凤山不禁屏息凝神,恍惚之间,这位老者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询问他姓甚名谁,是谁家的孩童。

李凤山赶忙一一作答,老者听到他会武,便笑着让他给自己演示两招,李凤山就给老人演示了一套自家的拳法,老人见了连连点头,赞许不已。随后两人聊了半响,待到中午时分,李凤山才惊觉自己忘了时间,匆忙拜别老人便往家中赶,走出两步,李凤山回头一瞧,发现老人已经不见踪迹。

深感惊异的李凤山回家对祖父说起了这件事情,祖父沉吟半响对李凤山说,这必是一段奇缘,待到明日上山再遇,可以拜这位老者为师。李凤山第二天按照祖父的吩咐上山,果然又瞧见了那位老者,只见老者在崎岖的山地上自顾自地踱步,如履平地,可见功力之深,李凤山当即便恳求老者收自己为徒,老者欣然应允。

从此,李凤山便跟着这位神秘的师父开始修炼轻功,师父告诉李凤山,要想练好轻功,需得用一件工具,这件工具叫做“铁砂衣”,顾名思义,便是在衣服里头灌入沉甸甸的铁砂来练习负重行走。

在学会驾驭铁砂衣之前,老者表示自己不会教给李凤山其他的功夫,若是换了别人,早就扭头走了,但是李凤山知道,师父是要教自己真本事。

一开始,李凤山穿的铁砂衣只有几斤,但是穿着这件特制的衣服沿着山路跑上一圈,他也会筋疲力尽。但是李凤山知道,学武没有捷径,想要成功,贵在坚持,渐渐地,他即便穿着铁砂衣也可以健步如飞了。见他已经通过了第一步的考验,师父便要过他的铁砂衣,给他加码,第二天拿到铁砂衣,李凤山便感觉到铁砂衣比从前更重了一些,于是他又投入了新一轮的苦练。

神功铸成

就这样,时光飞逝,李凤山穿着这件重量不断增加的铁砂衣在崎岖的山间小道苦练了三年,最后他自己奔跑起来,已经全然感受不到身上铁砂衣的重量,这时师父对他说他功力已成,可以脱下这件铁砂衣了。

三年以来,师父不让李凤山私自称量这件铁砂衣的重量,李凤山也一直谨遵师命。直到功夫练就,师父才准许他给铁砂衣称重,称罢之后,李凤山大吃一惊,这件铁砂衣竟然足重四十公斤!当时李凤山自己还是个未长成的孩子,这件铁砂衣比他自身的重量轻不了多少,但是他竟然能够坚持这么久!

脱下铁砂衣之后,师父笑着对李凤山说他可以飞檐走壁了,说着便开始传授他轻功的秘诀,按照师父的身法运动起来之后,李凤山发现自己此时果然是身轻如燕,十几米高的山崖他也可以纵身跃下,不伤分毫。

这门功夫成了李凤山的看家本领,即便几十年过去,李凤山依然随时随地可以表演一番飞檐走壁的奇功,他本人更是凭着一身好武艺成为了台湾武术学界的泰斗,门下弟子如云。说起来早年间,李凤山崇尚自由自在的武林风气,不愿意开宗立派,喜欢合则来不合则去。不过时常有人问他究竟是何门何派,被问的没办法了,李凤山便直言自己是:“没派!”

没想到这个说法被外界误传成了“梅派”,还有了名气,以至于李凤山稀里糊涂成为了武学界“梅派”的开宗立派之人,得知此事,李凤山一开始觉得哭笑不得,但随后他想,这未必不是上天注定的缘分,所以他便顺水推舟,接下了这个名号,就此有了自己的门派。

如今,梅派在李凤山的带领之下欣欣向荣,谈起武术的未来,李凤山报以乐观的态度,如今许多年轻人开始主动了解传统武学,这是个很好的现象,李凤山作为武林的前辈,也愿意承担起前辈的责任。他希望自己的一众弟子能够接下自己手中的担子,把这份属于江湖的荣耀一代代延续下去。

发布于:海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