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核酸码”使用15问!各区抗疫保供渠道持续更新

人民资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本文转自:上观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留言,表示部分社区因为封控管理仍旧存在“买菜难”的情况,询问何时能畅通物资供应?

小观整理了上海各区

民生保障服务渠道

一起来看

点击各区名字即可查询

(杨浦、嘉定、松江、奉贤等区4月9日更新)

消保委也助力抗疫

4月9日更新发布了

包含卫生巾、纸巾等日用品

蔬菜水果上新

还有更多品牌的婴儿奶粉等等

……

此外,京东发布了一些

还有这些药品登记平台可以尝试

第一医药登记平台

此外、饿了么、叮当快药、美团买药等都可尝试

最新保障表仍在更新中

敬请关注小观后期推送

大家也可留意各区官微

上海全市医院开诊停诊信息

可以点击进入地图查询

提“核酸码”使用15问!

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赶快转发收藏

针对市民反映较多的“核酸码”使用问题,记者再次咨询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请他们进行了解答:

1、目前到底有哪些登记方式?

答:目前共有如下登记方式:

(1)“随申办”中的“核酸码”。一次申请并截图后,可在30日内重复使用。较为便捷。

(2)老人的“随申码”纸质离线码。老人如果前期申领过“随申码”的纸质离线码,也可以直接使用纸质离线码,前提是该纸质离线码尚在有效期内。

(3)实体身份证。无法及时申领“核酸码”的市民,也可凭实体身份证进行现场采样登记。

(4)如无实体身份证,也可现场报身份证号人工登记。

(5)实时动态有效的“随申码”(截图无效,必须为实时打开的)。

为提高核酸检测登记效率,避免人员拥挤聚集,减轻检测人员负担,建议有条件的市民尽可能选择使用“核酸码”进行登记。

2、原来“健康云”的核酸登记方式还可以用吗?

答:4月9日起,全市现场核酸采样登记方式统一调整为通过“随申办”中的“核酸码”进行。

3、“核酸码”可以截图吗,有效期多久?

答:“核酸码”支持离线使用,建议市民在获取“核酸码”后截屏保存图片,该图片在30日内可以反复使用。

4、“随申办”系统卡顿,“核酸码”一直打不开,怎么办?

答:高峰期可能出现系统卡顿,建议市民分别尝试“随申办”APP、“随申办”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小程序3种不同渠道,3种渠道都可进入。

同时,市民一次截图成功后,无需再反复进入,避免造成系统拥挤。

5、昨天已经截屏的“核酸码”,今天还能继续用吗?可以反复用吗?

6、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可以帮忙申请吗?

答:为方便老人、孩子等特殊人群使用,“核酸码”提供亲属代领功能。点击“随申码”页面的“亲属随申码”,可为家中老人或小孩等申领“核酸码”,做核酸检测时供亲属出示“核酸码”进行扫码登记。

7、哪些人可以申领“亲属随申码”?

答:目前,“亲属随申码”支持本市及外省市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含60周岁)及无法独立申请“随申码”的特殊人群。

8、可以帮老人孩子把“核酸码”打印出来,反复使用吗?

9、申请“亲属随申码”时遇到困难,无法申请怎么办?如何进行核酸登记?

答:暂时无法成功申请“亲属随申码”,也没关系,可使用本人身份证或登记身份证号现场进行登记。老人如果前期申领过“随申码”的纸质离线码,也可以直接使用纸质离线码。

10、不是亲属,怎么帮小区里的老人申请核酸码?

答:老人如果前期申领过“随申码”的纸质离线码,可以直接使用纸质离线码。如果没有,可以使用实体身份证登记或现场报身份证号进行登记。

11、不申请“亲属随申码”,可以为亲属申请“核酸码”吗?

答:需要先申请“亲属随申码”,申领成功后方可为亲属领取“核酸码”。如暂时不方便由亲属代为申领“核酸码”,老人也可使用本人身份证或登记身份证号等其他方式现场进行登记。

12、没上户口、没有身份证号码、没有“亲属随申码”的婴儿怎么办?

答:婴儿如果无法申领“核酸码”,也可以在现场由父母手工登记。

13、我是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没有身份证,怎么申请这个码?

答:境外人士可通过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证、港澳台居住证先注册成为“随申办”用户后,再申领“核酸码”,或是在现场使用实体证照进行人工登记。

14、核酸检测结果在哪里看?

答:可在“随申办”APP、“随申办”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小程序中的“核酸查询”中查看。

15、申请“亲属随申码”要上传老人的户口本照片,但户口本不在身边,怎么办?

答:如果是上海户籍市民,可使用“随申办”中的“户口本”电子证照,进行申请。相关证照可系统自动获取,也可在首页上方“亮证”功能中查看。

市民朋友如果还有其他使用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快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寻求解答。

我们将持续为您收集最新保障信息!

眼下,上海进入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民生活的各方面难免遇到不便。大家对疫情防控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或碰到困难需要帮助,欢迎在文末给我们留言并留下联系方式。我们将及时向有关部门传递信息,尽力为您排忧解难。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