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上海出台34条措施为50万余个体工商户“纾困”!提供减免房租、税优、信贷、用工全方位保障

人民资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本文转自:劳动报

摘要:20个部门联合“纾困”,惠及全市50余万个体工商户。

7月26日,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上海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34条举措进行解读。据悉,该《政策措施》由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全市19个部门联合起草制定,系本市首部针对个体工商户群体的专项纾困政策,对个体工商户的资金、用工、就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服务保障,将惠及全市50余万个体工商户。

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

在经营中面临许多困难

“我们刚刚经历了大上海保卫战这场大考、硬仗,全市50.77万个体工商户遭遇的困境前所未有,帮助这部分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15.7%的群体重振信心、稳定经营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样前所未有。”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彦峰表示,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在繁荣经济,稳定就业,促进创新,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的“烟火气”。当前,受疫情影响,个体工商户面临着许多实际的困难。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登记处处长俞培刚指出,通过前期调研,发现本市个体工商户普遍存在着招工难、用工贵阻碍发展,成本上涨蚕食经营利润,平台扩张挤压生存空间,资金链紧张问题突出,政策知晓度不高获得感不强,经营稳定性有待提升等问题。

“以大家最为常见的一杯咖啡为例,据疫情前的统计,在上海大约有8000多家咖啡馆,除去一部分连锁经营的咖啡店,其中的一大部分为个体工商户。”上海市黄浦区金咖联盟负责人朱晓晔表示,而其联盟中的数十家咖啡馆也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经过疫情后约有三分之一面临关停流转的尴尬。

市场监管部门还指出,多次的走访、调研中,广大个体经营者提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场地难寻的问题。据悉,《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个体工商户住所登记限制,充分调动街镇场地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等社区功能性载体设立集中登记疏导点,帮助社区服务个体工商户无需再四处寻找合适场所,就近免费使用入驻。

而沪上各区在“既帮扶发展、又确保规范”的原则基础上,大胆尝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个区共建立集中登记疏导点46处,帮助300余户个体工商户解决场地难题。

房租减免、税收优惠等

政策“及时雨”解燃眉之急

经营成本持续走高是个体工商户集中反映的“牛鼻子”问题。劳动报记者注意到,在新34条举措中,助力降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成本,共16条。主要包括:税收优惠、缓缴社保稳岗安岗、房租减免、水电气及相关收费减免等政策。

在税收优惠方面,主要围绕拓展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加大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力度、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及契税优惠、顶格实施“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缓缴制造业个体工商户部分税费等开展;在社会保障方面,主要通过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阶段性缓缴社保,来提供就业扶持;

在房租优惠方面,主要对承租国有房屋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免除6个月房租,并鼓励各类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为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执行阶段性住房公积金缓缴政策;

在收费减免方面,主要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水电气费用补贴,免收3个月垃圾清运费及50%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用等予以减免。此外,在落实中央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本市通过拓展受益面,延续优惠时间等手段,全力帮助个体工商户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据悉,本市已启动对承租国有房屋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户,免予提交其受疫情影响的证明材料,2022年免除6个月房租相关政策。国资委、驻沪央企等免租主体快马加鞭,加快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让个体户领到免租“大红包”。

据介绍,光明集团作为全市4400余户个体工商户的“房东”,通过暂停收租等方式,帮助大部分个体工商户已提前享受到减免政策,共有2585户补办了免租手续,涉及金额2932万元。另悉,浦东新区16家区属企业(含委托监管企业)的房租减免预计将惠及1000余户个体工商。政策“及时雨”解了广大商户燃眉之急。

同时,“开展社区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切实解决个体工商户的实际困难”,“支持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歇业等改革举措,提供有效的政策供给”等7条举措,以优化个体工商户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紧扣市场准入、日常监管、行政处罚、退出机制的全生命周期链条,为个体工商户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提供吸纳就业补贴

和全方位政策服务保障

34条举措中,强化对个体工商户的服务保障。共5条。主要包括:对个体工商户提供吸纳就业补贴;利用公共招聘新平台增强个体工商户用工便利;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园区建设,鼓励退役军人从事个体经营;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作用,提供全面服务;优化保障机制,将个体工商户纳入大走访,畅通诉求反馈渠道。《政策措施》对资金、用工、就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服务保障,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强化了对于退役军人等在内特殊人群个体工商户的帮扶。

劳动报记者注意到,其中,对个体工商户提供吸纳就业专项补贴。个体工商户作为用人单位吸纳在本市登记失业3个月及以上人员或本市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2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帮助解决资金难题

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扶持力度,共6条,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资金难题。主要包括: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带动作用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减免结算账户开户费、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等支付手续费用;优化信贷产品和服务;加强征信权益保障,积极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修复工作;强化保险保障作用,对疫情及货车司机、餐饮店主开放专业保险产品;利用线上电子订单等方式提升个体工商户外汇业务线上办理便利度。《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或缓解困扰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融资渠道少、金融成本高、保险保障不足等老大难问题。

“针对今年疫情下市场主体经营困难的特殊情况,上海银保监局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坚持能减则减能让则让、能保则保能赔则赔的总原则,通过取消部分收费项目、实施手续费减免、保险息费优惠、保险优惠赠送、用好用足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和各项贴息政策,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让广大市场主体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温度。”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曹光群表示。“同时,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市场主体的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免收罚息,做好疫情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保护和修复工作。”

“个体工商户是新市民就业的重要渠道,上海银保监局鼓励银行扩大信贷覆盖面,对个体工商户的首贷户进行信贷倾斜。对依法无需申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者,要比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给予金融支持。”曹光群透露,截至2022年6月末,上海普惠小微市场主体贷款利率约4.92%,为全国最低地区之一。辖内中资银行今年上半年合计减少收费项目600项,合计清退收费2069.25万元,合计减免收费28.01亿元;累计为市场主体和个人信用修复金额超302亿元,涉及1.3万户企业和个人。

针对货车司机、营运车主、餐饮店主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定《政策措施》鼓励保险机构制定专属保险方案,本轮疫情期间,在沪保险公司在2700余款保险产品上扩展新冠责任,覆盖参保人数500余万人,目前涉疫保险赔付金额已超3400万元。

“此次推出的税费优惠政策,突出了退、减、免、缓四个方面。”市税务局副局长李俊珅表示,“退”是今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减”是实施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减半政策及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等;“免”是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等一系列免征政策;“缓”是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部分税费,再延续实施6个月。组合式政策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特点,不仅对缓解个体户当前的经营压力起到了作用,对推动个体户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